“什么章家小儿?章家都不要这个儿子了,以后可别这么称呼,就直接叫他名字。”
最先说话的婆子连连点头,“是这个理,就叫章涡了。”
“我没听错吧,崔三家的活我们都能去?”
“是咧,你要手脚利落些也能去。”秀婆子开口,老姐妹家里招工,她家是最得实惠的,家里几口人完全不用再上山打猎挣口饭吃了。
大儿去了码头、小儿去了章家窑洞,大儿媳妇去了崔三家的作坊,就连当家的,也有个伐木的活在,不出一年他们就能挣到翻新家的银子了,光想想做梦都能笑醒。
“真能去?那不成,我得去村长那报个名先。”
“等等,带我一个。”
连着几人起身跑开,一窝蜂的全往村长家去。
秀婆子看着只是笑了笑,这些懒婆子还想占个名额?都说了要手脚利落的呢,不过老村长心里也有杆称,不会要这些话多又喜欢偷懒的婆子。
人走了一半,还留着几人,有人后悔的道:“早知道崔三家能起家,当时我就让儿子娶了崔家的姑娘多好。”
“呸,也不看看你家儿子是什么模样,能配得上小云么?”秀婆子啐了一口,说话那人撇嘴,明显不认同,秀婆子又道:“镇上都有铺店的小少爷上门提亲呢,你家儿子能比得上?”
“不会吧?怎么没听崔三家的提起?”
“大英还没应下,到底就这么一个独女,当然要打听打听清楚才行。”秀婆子话里话外都维护着老姐妹家,接下来的话说得是天花乱坠,就是让这些人别惦记了,老姐妹家的小云以后是得嫁给富贵人家咧。
而将来要嫁给富贵人的崔小云,手里拿着一颗玉石有些发愣。
“姑姑是不是特喜欢?我送你哦。”
崔芽和阿爷刚回到家,就将手里握着的小石子送给了姑姑,上回那个姑姑就特别喜欢,这个比上回还要好看,姑姑肯定也会喜欢。
绿得透彻的玉石谁不爱?只是这也太贵重了,一看就比先前那个还要来的值钱。
崔小云问道:“这是谁给你的?”
其实不用芽丫头开口,她就知道是谁给她的。
“小哥哥哟。”崔芽挨着小姑姑坐下,将下巴搁在小姑姑的膝盖上,她眨着眼道:“小哥哥好喜欢石子,等我去了溪边拣些好看的给他。”
崔小云摸着芽丫头的脑袋,有些心不在焉。
这颗玉珠太过贵重,还是得退回去才行,手里摸着玉石,发现并不光滑,崔小云拿起玉珠打量着,发现玉珠上有些凸着的横条,很细很细,如果不是仔细去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么的玉质,在打磨的时候会留下瑕疵吗?
崔小云有些不相信,玉质这么好请得打磨师傅手艺应该高超,哪里会留下这些细小的横条,像是……
咦?
崔小云眯眼细细看着,实在看不清后又手反复摸着。
一个拐横?一撇?一横?又是一拐?
不对,不该是这个顺序!如果从一横开始,这个‘瑕疵’其实是一个字?
“小姑姑你怎么了?”芽丫头拉着小姑姑的袖摆,另一只手高高的举起,“小姑姑吃嘛?可甜啦。”
小手心里抓着一块吃了一半的糕点,手心里更是黏糊糊的。
崔小云摇了摇头,她又想钻小树林了……
“小云啊,快些进屋!”
朱大英从外面匆匆跑进来,招呼着闺女一起进屋,后面跟着的是一脸无奈的崔实。
“二哥你怎么就回来了?”
崔实刚想说什么,结果想了先前娘的叮嘱,小声的道:“刚拿了一笔银子回来。”
“余款结清了?”崔小云问道。
崔实涨红了脸,他走上前小声的道:“一共拿了百两银子回来。”
“这么多?”
“不止木梳的余款,还有花笺的定金。”崔实道,他此时觉得特别的疯狂,镇上的商户明明知晓他拿不出花笺,却死命的给他塞定金,就像是害怕他不收似的。
“小云,赶紧着进来!”朱大英探出一个脑袋,伸手招呼着。
两兄妹走进屋内,就见桌子上放了一堆的银子。
朱大英清数了一些,随即道:“这些是木梳的余款,等人齐了再分,这些是花笺的定金,你自个收着。”
一共一百零三两,花笺占了四十五两,剩下的五十八两是木梳的货款,除了之前定得两家,之后也拉来了不少订单,生意越做越好。
五十八两中,崔小云占了一半,剩下的便是他们来分。
一成能得五两八的银子,还完账后还有剩余,当知道消息后的崔家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