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急道:“元哥儿,这可怎么办啊?”
“我可以帮你们。”周路跟在林元身后,把几人的话听的清清楚楚, 见人都望着他,他忙道:“我把你们粮全买了!”
众人一惊,都有些茫然,不知这个陌生的后生是个什么身份。
不过他这话一出口,大家的心情就好了点儿。
林元顿了一下,问他,“买了之后,你怎么处置?”
大半个村子的田税,少说也得二百两,周路一个秀才,就算家境不错,一下子拿出二百两,也是个非常费力的事情。
再者,他才十七八岁,家里长辈都在,他当不了家做不了主,一下子花那么多钱买粮,家里肯定不同意。
而且,买了之后销路是个问题,他家又不是做生意的,那么多粮,能卖给谁?
周路被他问了个正着,一下子噎住了,他抓了抓脑袋,费劲脑汁地想了想,最后一拍手,高兴道:“我可以卖给我的同窗们。”
林元:“……”
这可真是个书呆子。
他摇了
摇头,“大家种的大多是粗粮,玉米、高粱之类的,你同窗们又不吃这些。”
周路顿时无措,看了眼林草,又看向林元:“那该怎么办呀?”
林元瞥见了他看林草的眼神,想着小草对他无意,自己还是别让他掺和了。
毕竟,周路说不得是看小草的面子上才提出帮忙的,自己还是不要让小草莫名其妙地背了这个人情。
想明白了之后,他便道:“这么些粮食,我来买下吧。”
这下轮到张氏吃惊了,“元元,你买了这么多粮食干什么?”
院子里的人本来听他说要买粮,都非常高兴,但张氏这话一出来,大家顿时不好意思了。
赵婶子忙道:“元哥儿不用啦,我们再想想办法就是了。”
郭大娘也道:“你相公还没回来,买这么些粮岂不全砸自己手里了?大家虽然觉得困难,但也没得让你冒这么大的风险。”
林元给了自家大嫂一个安抚的眼神,摆了摆手,冲大家道:“行啦,大家跟着我家干,总不能让你们连日子都不好过。”
他笑了笑,“我家原本的想法也是带着你们干,让你们的日子都好起来,没得让大家越过越不好过了。”
他道:“今天有空了就把粮食拉来,这次也跟上次一样,先紧着大家的税收来,若是真想多卖粮食,等后续我手里资金转开了,你们再拉来也行。”
张氏嘴巴张了张,但看那么多人脸上挂着喜意,最终还是闭上了嘴,不再吭声。
见张氏没反对,众人便道:“那就麻烦元哥儿了。”
林元笑了笑,“没事儿。”
周路则是一脸的惊讶,想了想,他上前几步,低声道:“你手里银钱若是不够,我可以借给你一些。”
林元有些意动,他手里的银钱是够买粮及交自家田税的,但事情一搞完,钱估计就没剩几两了。
相公不在家,他手里没银子实在是没安全感。
生怕家里出了事,他解决不了。
晚上睡觉都会睡不安生。
但又看了眼懵懂的林草,他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周路的帮助:“暂时不用了,若是以后有需要,我再跟你说!”
其实他心里已经开始扶墙大哭了。
他的心好痛!
但他还要故作坚
强地说道:“我手里有钱。”
周路有些失望,“那好吧,以后有困难了一定要跟我说。”
“好。”林元在心里抹了把泪。
众人见事情已经说定了,心也安定了下来,继续手头上的活儿。
林元让周路在椅子上坐一会儿,他则让陈氏把车推进院子里,叫林宝从屋里拿了称出来,开始称重。
陈氏家三亩旱田,种的都是玉米,田税大约是一两多银子。
现在秋收刚结束,粮食都便宜,玉米市场价七文一斤,她车上大约装了两石玉米。
林元熟练地称重,算账,然后一会儿就和陈氏结了账。
拿着一两半银子,陈氏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也不回家了,坐在院子里和大家聊天。
赵婶子道:“我家是没办法,租的是林盛的地,不卖粮食交不起田税,也交不起租金,你家晨哥儿不是做工赚了些银钱嘛,可以先把田税交了,何必这么早卖粮食,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价钱会好很多的呀。”
陈氏叹了口气,无奈道:“过了年晨晨就十六岁了,我这不是想趁着年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头儿嘛。”
一说到小辈婚事,现场的大娘大婶们瞬间来了兴趣,个个眼冒绿光,耳朵伸的老长。
大李氏问道:“有目标了吗?这十里八乡的,合适的头儿还是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