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穿越攻的种田日常_作者:弓翎(413)

沈村长一时间觉得脑子里有点儿乱,这花样也太多了吧?

不过思来想去,都觉得在林家村学堂里读书比镇上合适,就算只读个两三年识识字,后续再去镇上深造,也比直接把孩子送到镇上强多了啊。

他是想立马定下来,不过村里人是个什么想法还是要考虑的,于是道:“既然如此,那我明天给你答复。”

他也不在林家多留,聊了几

句后,就起身告辞,急匆匆地回沈家村了。两人谈话的时候就在堂屋里,也没避着人,因此一家子都听到了。

林元道:“相公想扩大学堂规模,聘用其他先生?”

沈岳点了点头,“其实最主要的是想让三哥有些空闲时间,多和其他读书人交往交往。”

家里要说忙,其实最忙的人是林征。

教书、绘油纸伞、下地干活儿、还要自己读书,日子过得就没个清闲时间。

守孝期间不能科考,但不代表就要把时间大部分放到杂事上。

读书人还是要以读书为主业的,日常和同类人的学识交流也很重要,若是真让林征独自待在小乡村,埋头杂事两三年,不说其他,就是眼界上就要差镇上、县里其他读书人好多。

所以他就捉摸着,把林征给解放出来。

学生还继续教,但减少他带的学生的数量,这样课业布置,作业点评上也会少花很多时间,剩余的时间都可以让他自分配。

而且招了先生来,不仅可以和林征交流,还可以帮他家绘制油纸伞。

先生们打打零工,赚些外快,收入不会比镇上先生低的。

沈岳将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了说。

林征本人倒是挺高兴的,不过他有个疑问,“俗话说有教无类,学生当真要优胜劣汰?”

沈岳道:“其实说优胜劣汰也不算合适,但为了防止有些人享用了资源却不知道努力,有些穷人家孩子一心读书却无能为力,就打算这么的激励他们。”

“其实具体的细节还要再琢磨,不知道你们是个什么想法?”

穆林一拍手,赞道:“这个法子不错,既让人知道咱们做了好事,又不让人觉得咱们是烂好人。”

他话题一转,“到时候若是银子不够,我这里可以资助一笔。”

银子当然是够的,不过既然有人愿意出钱,沈岳自然笑纳,“那就可以设立一笔奖学金,给表现优异者以资奖励。”

林征感叹,“弟夫可真是考虑周全,且为人慷慨了。”

林元也一脸骄傲,“相公好厉害呢,如果是我肯定想不出来这样的。”

在异世,读书本就是打破固化阶级的唯一途径,除了部分希望自己村子人才辈出的村学,没有哪个学堂

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搞这些鼓励大众读书的事情的。

林家的学堂虽不是村学,但成立之初,就是为了方便村民。

尽管有些村民还不懂其中的意味,但林家确实是在做好事儿。

而让沈岳惊讶的是,他提出这么些举措,家里的几个人竟然没一个反对。

要知道,办这个学堂,既花精力又花时间,一年下来,他们真的没什么赚头的。

看来一家人的心胸和眼界,要比普通的村人高很多,而且也确实是喜欢这个地方,把林家村当成了自己的归宿。

沈岳想着既然如此,那有生之年,他一定会尽全力,把这个根发展壮大起来。

于是他道:“若是你们没有异议,那咱们就按照这个大致思路,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出来。”

林元立马摇头,“没有异议。”

他兴致勃勃道:“那我们的学堂要怎么弄啊?”

沈岳见林征也摇了头,便道:“这个要看看年前有多少人来咱家,以及是哪些村子里的人。”

“如果来的人少,咱们就再盖两间,若是来的人多,且距离家比较远的,那咱们可能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找地方重建学堂、准备学生宿舍了。”

一旦建学生宿舍,那要搞的事情就多了,宿舍建在哪里,怎么建,学生的吃喝拉撒、住宿费的收取标准、宿舍的管理等等全都要考虑。

不过谈这个还有些早,得看后续其他村子的反应。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知道情况复杂,于是就沈岳先前提出的给学生按名次收取束修讨论了起来。

张氏和林高氏见几人在商量,她们两个又插不进去嘴,便起身去了厨房,开始准备午饭。

林宝则窝在小叔怀里,好奇地听着大人们讲话,努力去理解每一个人的意思。

一家子人各抒己见,等傍晚的时候,就大致讨论出来了个章程。

不过一切还是要看沈家村行动之后,别的村子会不会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