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穿书系统误我_作者:程十七(173)

2018-03-20 程十七 穿书

  反正以后她有的是和她们见面的机会。

  “宫里的娘娘,怎么会在外面?”程寻悄声问。

  苏凌见她神秘兮兮,唯恐旁人听到的模样,有些好笑,也学着她的样子,压低了声音:“这就说来话长了。”

  “怎么说?”程寻声音愈低,脑袋不自觉向他靠近了一些。

  苏凌勾唇一笑,怎么说?

  大年初二,静嫔悄悄出宫回去探母,其他娘娘万分羡慕。十一个人中大多数,都想离开皇宫,永不再踏进那个牢笼。

  前几日照例有太医给北和宫的娘娘们请平安脉,随后请示皇帝,说其中两位娘娘,身体有恙,恐传染给其他娘娘,也怕影响圣体,请皇帝允许,让她们暂避宫外。

  当时姚贵妃不在跟前,皇帝不想此事惊动她,直接点头应了下来。

  于是,柳氏和沈氏,就以宫外养病的名义,暂居宫外。——不过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程寻听后,轻叹一声:“何必呢?既然不要人家,为什么还要把人家拘在宫里?宫女到了一定年岁还能出宫呢……”

  “你说什么——”苏凌忽然握住了她的手,眸中星光闪闪。

  手忽然被人抓住,程寻微微一愣,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她小声道:“我说,宫女到了一定的年岁,还能出宫呢。怎么了?我,说错了吗?”

  苏凌摇头:“没有,没说错,你说的很对。”他松开了握在掌心的手:“对,没错,本朝以孝治天下,宫女到二十五岁,会得到一笔赏钱,打发出宫,回乡与父母家人团聚。”

  他想,这或许会是一个突破口?

  毕竟十多年前,皇帝自己也是想遣散后宫的,在当时不但那些妃嫔们不大愿意,还遭到了臣子的反对。皇帝自己转念一想,他并不愿意让百姓误以为是姚贵妃善妒,容不下其他妃嫔,就打消了念头。

  ——朝中大臣反对的理由是:本朝自成立以来,就没有宫妃出宫的先例。而且有几位大人女儿在后宫的,当初也认为让妃子出宫不妥。

  他们那时抱着一丝幻想,认为皇帝有可能改变主意。然而谁都没想到,一晃近二十年过去,姚贵妃盛宠不衰。皇帝没有立后、拒绝选秀,也不再往后宫里头添人。皇帝脾气倔起来,谁也不能强逼着他去宠幸别人。

  这么多年过去,其他臣子是什么想法,苏凌不清楚。不过他知道,那些娘娘们的家人,是真的后悔当年的反对了。

  尤其是家在京城的,十多年不曾得见,也知道女儿在宫里无子、无宠、无倚靠,连见皇帝一面都不能。

  苏凌将程寻送回程家后,未多停留就离开了。

  二月初二,是已逝的太后的冥诞。皇帝是个孝子,虽然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了,可他对亡母的孝心,并不曾改变。

  所以,当二皇子萧瑾提出想借此机会放一批宫人出宫时,皇帝想到亡母一片慈心,立时就答应下来。念及她们在宫中多年,远离父母家人,嘱咐多赏赐些银两。

  皇帝此举引得朝野内外一片赞赏,直夸皇帝仁德、孝顺。

  与此同时,宁美人的长兄,如今已接近天命之年的宁大人上书皇帝,称自己母亲老迈,所放心不下者唯有进宫的幼妹,想恳请皇帝开恩,能让她们母女相聚。

  紧接着,北和宫里被冷落了十多年的数位妃嫔自请舍身入安国寺,为国祈福,为太后祈福。

  至此,众人纷纷想起了北和宫里储着的十多位娘娘,不胜唏嘘。

  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去看姚贵妃的反应。——北和宫的那些人不能离开北和宫,她们联名上书,托了内监呈到皇帝手上。

  这些娘娘,都是当初太后还在世时,皇帝选的。她们对太后,或许真有孝心。

  可皇帝考虑的不是这些,而是此事是否会惊到姚氏。

  姚贵妃神色淡淡,他看不出喜怒,只能轻声问:“那件事,殊儿知道了?”

  点一点头,姚贵妃轻声道:“知道了。”

  皇帝心里一紧:“其实她们都是无关紧要的人。如果早知道,朕会遇见你……”

  如果早知道会遇见她,那他就会耐着性子好好等她,不广纳后宫,不给她心上扎刺。

  姚贵妃瞥了他一眼,笑笑:“是啊,我也很遗憾,没早些遇见你。”

  她在心底冷笑,腻烦得很。别说什么早遇见,之前的不论,在遇见她之后呢?二皇子萧瑾是怎么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