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男反派当女主/穿书系统误我_作者:程十七(383)

2018-03-20 程十七 穿书

  “哦?”杜聿挑眉,颇为诧异,“可是周大人在朝堂上……”

  “只是不反对罢了。”周太傅淡淡地道。而且,他还很承皇帝和杜聿的情。

  杜聿点一点头,心念微动, 忽道:“下官斗胆, 想向周大人打听一件私事。”

  “什么?”

  “令千金云游回来不曾?”杜聿话一出口, 隐约又有些悔意。是他孟浪了,这种事情,原不该打探的。于是,他忙道:“是杜聿失礼了, 周大人莫往心里去。”

  周太傅瞧了他一眼,略一迟疑,方道:“回来了,身体也养好了,恐怕用不上太上皇赐的药了。”

  杜聿笑笑:“用不上不是更好么?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最好。”

  他们都很清楚,太上皇如今的身体状况,对周大小姐应该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年轻的杜修远身形修长,容貌俊秀。周太傅忽然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浮上心头,但很快,他又摇头了。

  不妥,不妥。

  —

  程寻这段时日一直忙着自己的事情,不过对连娟参加科举这样的大事也有耳闻。

  女子参加科举,意味着女子也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这对于提高女子地位而言,绝对是一桩好事。

  她也在晚膳后同苏凌说起这件事,她感叹道:“这个姑娘了不得,是女子科举第一人。”

  苏凌瞥她一眼:“要说第一人,应该是你才对。”他停顿了一下,又道:“如果没有你参加博学宏词科的先例,恐怕也不会有女人想到考科举。”

  更重要的是,没有女人敢。是呦呦之前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后在瑶光殿上被人拆穿身份时,他们抓着考试资格的漏洞。此事天下皆知,不知影响了多少人。

  “唔。”程寻转念一想,好像可能大概也许是这样。毕竟在《易钗记》里,没有女子考科举这样的大事。《易钗记》里的提高女子地位,寥寥几句,异常简练。真实行起来的话,并不算容易。

  程寻期望那位叫连娟的姑娘,可以取得优异成绩,证明女子不比男子差,也能打响第一枪。

  —

  在众人的观望中,连娟先后通过了府试和院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秀才”。

  这算是大周第一个女秀才。人人都只当她会一鼓作气,在接下来的秋试里中举,再接着在会试中考中进士……可惜她在秋试中落榜了。

  不过她已经有了秀才的身份,就表示着她有了许多特权,可以见官不跪,且每月可以领到米面和金银补贴,普通人并不能欺侮到她。

  ——这是对她自己而言。

  对大周来说,连娟一事影响不小。它正式表明女子可同男子一样参加科举。渐渐的,有更多的女子或主动,或被动拿起了书本。——能光耀门楣的,不止是男子。

  连娟对自己的考试失利似乎也不失望,她声称打算刻苦攻读,三年后再参加考试。

  绥阳县令亲自将每个秀才应得的金银米面送到她家中。

  不过连娟神情淡淡的,只简单道了谢,倒是她的老父亲神情激动。

  绥阳令回县衙后随口问起连娟的情况:“本官以前也没问过,这连秀才家中是什么情况?一个女人,读书能这么厉害?绥阳县内,也有人花费心思教养女儿吗?本官去连家,看他们不像是肯花钱教养女儿的……”

  一旁的黄师爷道:“大人,这一点小人知道。说起连秀才,还得从她父亲说起。连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潜心读书,可惜直到三十多岁上,才过了童生试,连秀才都不曾考中。他灰了心,就想着生个儿子好好教导……”

  绥阳令皱眉:“本官记得,连老爷子没有儿子?”

  黄师爷缓缓点头:“可不是?连老爷子的夫人姓常,连生了三个女儿,又不肯让丈夫纳小。大人猜一猜,她后来做了什么?”

  “做了什么?”绥阳令也好奇。

  “常氏生的第四个,还是个女儿,就是这连秀才了。连秀才以前的名字,可不叫连娟,叫连卷。读书破万卷的卷。”黄师爷脸上带些神秘,“大人有所不知,连秀才生下来,常氏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买通了产婆,说自己生下的是个儿子。”

  “哦,还有这样的事?”绥阳令更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