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朱高晸忘记了,她是应该提醒一下。岳淑娘想到了婆母燕王妃那边,想是她这般的做法必然是失分了的。
当日。
朱高晸回到了元晸堂后,岳淑娘就是提了此事。
“哦,淑娘你不提,我倒是忘记了。是应该给孩子取个正式的名儿。”朱高晸回了这一话,又是把目光移转到了岳淑娘的小腹上。
想一想,朱高晸说道:“不过一个庶女,不如,就由得淑娘你娶一个便是。”
“那是夫君的头一孩子,夫君娶的,想是白姨娘知道后,会心头更欢喜。”岳淑娘轻飘飘的提了这么一句。
朱高晸听后,善善一笑。
“无妨,你是我的嫡妻,你我夫妻一体。你娶的名儿,就如我娶的名儿一样。”朱高晸既然想讨了嫡妻的欢喜,这点子态度还是做得出来的。
既然朱高晸坚持,岳淑娘也不推辞,便是笑说道:“既然是夫君您的女儿,就是正紧的宗室。我瞧着,孩子是沾上了夫君皇孙的贵气。不如闺名就叫贵娘。”
“贵,贵重,珍贵也。”
“夫君以为如何?”岳淑娘对朱高晸笑问道。
朱高晸听后,非常开心的模样,笑回道:“朱贵娘,挺好听的名字。这一次,倒是辛苦淑娘你头疼一回,想的一个妥善的名字。”
“明天,这事情由得淑娘你告诉白氏。”
朱高晸就像是解决了一件小事一样,浑然不在意的说道。
“诺。”
岳淑娘正紧福一个礼,似模似样的回了一话后,就是自行起了身,捂嘴轻笑了起来。
瞧着岳淑娘的温柔一笑,那种端庄中带上的一点子娇媚,让朱高晸是一时间看得有些入了心眼里。
还别说,成婚这般久,朱高晸头一回发现,他的嫡妻似乎长得非常的动人。
次日。
白姨娘知道了,她的孩子有了名儿。
从二少夫人岳淑娘的嘴里,知道了这等消息后,白姨娘无论如何都是欢喜的。到底是她的亲孩儿,这有个名儿,总是好事情。
二房这边发生的事情,在岳淑娘的打理下,就是如此的平静着。
元熙堂的福娘在九月十二日。
总算从婆母从婆母燕王妃的嘴里,得到了准信儿。
她的长子瞻元将要正式拜师。两位师傅,一位是道衍和尚,另一位是叫杨正贤的大儒。两位师傅这是正式拜过礼后,长子瞻元就要开始了学业。
于是,长子瞻元就要从正院搬出来,然后,搬到了燕王府的前院去。
四岁的娃娃,就要独立去前院。
甭说福娘舍不舍得?
单是燕王妃那是真舍不得。
长孙在跟前,燕王妃每一日连饭都多吃两小碗。没得长孙瞻元在跟前,燕王妃是真有些寂寞。不过,燕王发了话,燕王妃不会劝的。
这等事情说到底,也是为了身为嫡长孙的瞻元好。
于是,燕王妃就是召了长媳福娘说话,把这事情摆开了讲。
“母妃,瞻元还是在府里,日日会给父王和您请安。天天能见着,倒不妨什么。”福娘没得了安慰,她首先要做的,是安慰了不舍得长孙的燕王妃。
呵呵。
“唉,唉,是如此。”
燕王妃当着儿媳妇的面,听着这等安慰,一时间就想到了长子高熙当年……
想当年,生下来的头一个孩子送到了嫡婆婆马皇后的手里,再是想到了那些的往事。燕王妃对着长媳是顺看越顺眼了。
倒底这长媳做事情,无论如何行事,燕王妃瞧着是顺眼。
头些年,长子长媳在京城,隔得远些那不提。
就说这长子长媳回了燕地后的日子,长媳知道他们夫妻的膝下寂寞,这就是把长孙欢欢喜喜送到了正院来。由得长孙对她和夫君进了孝心……
燕王妃是一个女人,哪怕是嫁进了皇家,还是一个女人。
对于长媳的某些做法,想表的态度,还是瞧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福娘,这些年,你做的不错。我和你们父王,是看在眼里的。”
“你这孩子,很好,很好。”燕王妃夸了福娘。
当然,会夸了福娘,除了看在两个孙儿的份上,那也是看在了福娘这个长媳懂分寸的份上。不像着老二媳妇,这都是庶女要满周岁了,才想起催了老二给赏了个正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