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媳妇日常_作者:华卿晴(339)

2018-03-15 华卿晴

  宏武帝知道后,非但没有半分的不悦,相反,是重重的赏了马皇后。

  宏武帝表了态度,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

  “常妹妹,我的目的是什么?你也是清楚的,我这是为了圣上担忧。咱们这些后宫的嫔妃,那也是依附于圣上的。圣上给予的荣华富贵,给予了咱们一切……”

  胡雅莲缓缓的讲了这么一席话,一边讲着,她还是一边打量了常贵妃的神色。

  “娘娘说的是。”

  常贵妃自然是附合。

  “常妹妹,你既然也同意这个理,那么,我不相瞒什么。”

  “我似乎听到了一些不好的风声……”胡雅雅面上的担忧之色更浓,她说道:“只是,我在朝堂之上,真是人脉浅。所以,还要常妹妹多为我解一解疑惑了。”

  胡雅莲的求教,常贵妃是受用的。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胡氏的背后,势力太浅。

  太子将来想上位,常贵妃背后的势力,会有大大的用处。

  “娘娘,妾是听说了一些……”常贵妃讲了她知道的一些消息,说道:“藩王之间是有些窜连的,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宁王起兵了,暂时没有附应之人。如果圣上能快些出兵扫平了这一场叛乱,那么,一切便是大局安宁了。”

  “特别是燕王那边已经明确了态度,是不掺合了这一场宁王的号召。想来……”

  “想来,朝堂应该能很快把宁王的叛军一一打平的。”常贵妃挺乐观的。

  对于宁王的起兵,白莲教那边是不相信能成功。

  至少,得了暗里消息的常贵妃,还是挺坦然的。

  见着常贵妃的保证,胡雅莲是心头稍稍松了一块大石头。

  在胡雅莲的眼中,常贵妃代表就是常氏一族,常氏一族是开国勋贵啊,对于战争走向肯定有自己的判断。常氏一族都能乐观了,胡雅莲自然就更乐观了起来。

  于是,景仁宫的皇贵妃胡氏是态度平和了下来,立场也非常的坚定,那一定是站在了宣惠帝的立场上。

  宣惠三年,三月。

  大战还没有打起来。

  原由更简单。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这古代的交通不便,当然,更主要的是这一场战争,朝堂和宁王都是临时在冲突里,演变而起的大战争。双方的准备都不那么充足。

  于是……

  这就普成了一场比烂的战争嘛。

  宁王府。

  宁王在写密信,信嘛,自然是给了各路的藩王。

  在信中,宁王没自认了什么盟主,什么头领的。相反,宁王的态度挺不错,是号召了兄弟们一起打到京城,反皇帝侄儿掀下马。

  至于之后的分脏,自然是依了汉时的,先入京城者大家共尊之。

  各路藩王又不傻,这时候,真没有跳出来帮忙的。大家都在当了吃瓜群众,在等着宁王来一波,让大家瞧一瞧朝廷中枢的实力如何?

  宁王去称量一下,再好不过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这不,整整的三月。宁王的兵马和朝廷的兵马已经相遇,打了起来时。宁王面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他没援军。

  不过,他有援助。

  各路的藩王,没提供了兵力,却是有人出粮,有人出钱。总之,大家的默契就是……

  宁王哥哥(宁王弟弟),顶住,顶住朝廷的大军。我们看好你……

  宣惠三年,四月。

  宁王是一场接着一场的败仗。真是丢足了藩王的脸。

  就是这等的情况下,朝廷中枢那是腰杆硬了起来啊。毕竟,朝廷赢了嘛,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宣惠帝很高兴,连赏了领兵的将领。

  当然,更高兴的还是宣惠帝的后宫嫔妃们。

  比如说,皇贵妃胡氏等等,大家都高兴。

  四月末。

  燕王在草原上,那是逛了一圈。当然,燕王的亲军,也是下手黑着呢,这一回,摆明了就是到草原上捞一把的。所以,也没有什么道义不道义,仁慈不仁慈的。

  对于随军的次子朱高晸,燕王很满意。

  这个儿子似他,领军有方,打了胜仗。

  燕地,蓟城,燕王府。

  夕食后,福娘和夫君在消食。

  当然,陪着福娘夫妻的,还有他们的四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