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媳妇日常_作者:华卿晴(49)

2018-03-15 华卿晴

  初二的晚间,张启归家,脸上有些凝重的神色。

  于是,全家的晚饭,用的是有点压抑。

  晚饭后,一家人坐了一起,准备谈一谈正事的模样。

  福娘起身,想开溜了。

  “福娘,你留下,听听无妨。”

  “说起来,事情跟你有点关系。”张启招招手,让小女儿坐下。

  桌前,上首的张李氏还是安静的听着,儿子张启继续发话,道:“今天有公文下来,春福你被授与了一份差事。”

  “去禁卫军报到。”

  张启这话落,张春福差点要跳脚。

  “爹,我是读书人,不想走武举路。”张春福满面悲伤。他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对打打杀杀没兴趣。

  “没让你去考武举,直接到禁卫军中,从普通侍卫开始干起。”

  张启没好气的对次子说道。

  “这、这……”张春福想反驳,可看着他爹的神情,又讷讷无言了。

  张春旭是长子,此时说道:“爹,如果二弟不喜的话,不如辞退这份差事吧。”

  柳秀秀这位亲娘也说话了,道:“夫君,春旭说的对,春福要是不喜欢的话,也不必勉强他啊。再则,长幼有序,春旭考得一个秀才的功名,都还没有谋上一份差事……”

  张启这时候摆摆手,打断了妻子的话。

  “唉……”

  张启叹息一声。

  “这是上头贵人的好意,我们拒绝了,这不是打贵人的脸面吗?”张启表示,张春福的这一份差事,想干,得干。不想干,还得干。

  张春旭听着父亲话,若有所思。

  张春福倒是神情复杂起来,他是不知道,他哪儿的长处,让贵人瞧上眼了?

  张春福一时间,好纠结呀。

  “福娘,说说发生在紫金山的事情。”张启此时把目光转向了小女儿,道:“我打探过了,春福的差事,跟那位据说出身东宫的皇孙殿下有关连。”

  第22章

  张启一席话,让张家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转移到了福娘身上。

  被五双眼睛盯着,福娘挺尴尬。

  那灼灼的注视,让她好不自在啊。

  “其实,我知道的真不多。”福娘说了实在话。她想了想后,没有一丝隐瞒,把四月初十那天的经历讲了一遍。

  讲完后,福娘总结道:“也许是那位皇孙殿下随口吩咐一句,咱们家就捡到一份便宜。”

  “到底如何?我是不知晓真相的。”

  福娘表示,她能给了的提点,也就这般多了。

  张启听完小女儿福娘的话后,望着次子张春福,说道:“春福,你呢?”

  “有决心到禁卫军中好好当差吗?”

  对于亲爹的问话,张春福是神情十分纠结。

  张春福觉得,他是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中了。奈何这一种别人眼里的美味,他妥妥的无爱啊。

  “我会努力。”

  张春福能反对吗?他不能。所以,他只能挺违心的让自己接受了,一份皇家的公差饭碗。

  对于次子张春福的勉强,不说张启看出来了。

  就是柳秀秀这位亲娘,也同样看出来了。

  这时候,张春旭这位长兄先开口,他笑着说道:“祖母、爹、娘,儿子觉得二弟去禁卫军中,从普通侍卫干起,也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

  “科举是千万人的独木桥。”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个一个的门坎,并不容易。”

  “二弟,我这大哥问一句实在的,你有信心考得举人功名吗?”张春旭的双眼望向了二弟,神情严肃的问道。

  为何问举人功名?

  那是因为在大周朝,只有考得举人功名了,才能从朝廷里谋一份官员的差遣。当然,举人的功名,只是说明有当官的资格。

  这能不能具体的谋到实职,还要看运气和家世了。

  毕竟,谋事嘛,三分靠运气,七分天注定。

  “没有。”张春福回答的干脆。

  他的学业,水份太重。

  实际情况,张春福有自知之明。别说举人,能考得秀才功名,张春福都要偷笑,是祖宗保佑了。事实上,张春福目前是啥功名都没有。

  “这些年来,祖母用心教导我们兄弟的武艺,二弟的身手比我这个长兄远超一筹……”话到这里时,张春旭望了小妹福娘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