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作者:YTT桃桃(957)

2020-11-06 YTT桃桃

“我说,我,高兴极了。”你信不信呢?

就在这时,牛掌柜那面又传过信儿,“第三名,杨明远!”

牛掌柜和杨明远本来并不熟悉。

但是今早,就在他和祁掌柜说话时,发现点心店门口来了位年轻人,一脸挺着急的模样。

本以为是顾客,出来一问才知是认识姑爷的。特意跑点心店去送信儿,说是下成绩了。

这不是寻思姑爷既然熟识,就干脆一起告诉。

杨明远?

钱佩英笑着问宋福生:“那小伙子考的挺好哇。”

“是,能感觉出来学的挺扎实。”

但是对于大伙来讲,你别和俺们提陆畔,也别提杨明远,那都是谁呀?俺们现在谁都不认识,就知道:“福生、福生,福生,俺们的大福生。”

宋阿爷两脚插在稀泥里,挥舞着烟袋冲对面喊道:

“对面的,听好喽,今日加餐,全村加,每户一斤米,回头俺们出啦!”

今日普天同庆,必须必同庆。

阿爷喊一嗓子,九族的汉子们就像传话筒一般喊一嗓子。

当喊到一斤米时,富贵他们几个逗乐直嚷嚷给二斤米吧,阿爷笑着要踢他:“你给我滚边去。”

宋福生拦着:“阿爷,不要吧?”这太张扬,才哪到哪。

“听话,你别抠门。”平时就属阿爷最抠,这时候他居然说让别人别小抠。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马老太早就准备好了,为这一天儿子高中,她的鞭炮在这次水灾中都是藏的很深很当宝的。

老太太挺胸抬头指挥小子们:“放,放给对面听,全放喽!”

一千响接着一千响的鞭炮炸响。

隔着一条河,两岸的人在鞭炮声中高呼。任七叔一脸笑意看着牛掌柜:“走吧?”

“走。”

被隔离。

牛掌柜一副“被逮捕”前,已心满意足的模样。

方员外在另一个棚子,探头对牛掌柜抱拳:“恭喜。”

“这话,老兄,有误哇,是同喜好不?”牛掌柜也抱了抱拳。

“哈哈哈,对,同喜,可喜可贺!”

方员外很自豪。

他没看错,一直就没看错宋福生那个后生,很庆幸与宋家结识没有错过,更坚信宋福生的秀才只是刚刚开始。

锦上添花的人很多。

养猪大户老王家招呼村里人:“通通来我家领米,我替河对岸垫上,给你们一家分一斤,今儿真得多吃点儿,为宋家高兴高兴。”

九嫂子急忙拦着:“嗳?用不着你,我这已经打发人去背粮啦,都来我这里领。”

九嫂子认为她和马老太关系非常不错的。

进城看大孙女坐宋家车。

大孙女在城里有什么事,也是去点心店捎口信儿。

这是孙女大肚子了,要不然前些日团长科举,马老太支棚子卖点心,孙女是要日日去帮忙的。

听说,后头只是去了半日,马老太就给孙女撵走怕有闪失,这次回村,她们老太太之间唠嗑时才知。

所以,这种时候当然要帮帮忙了,就冲她和马老太之间的姐妹情也显不着旁人家伸手。

村里还有许多人家嚷嚷去给牛掌柜取柴火,拿油盐酱醋,拿米面,像任子玖的媳妇还给抱了一床被子褥子。

老牛头回村被隔离,不用河对岸特意给送生活用品,他们村里的人七手八脚就能给凑齐。

不怕给垫物什。

人家河对岸能占他们这点儿便宜吗?

倒是回头将东西还回时会很承情。

“哎呦,不用不用,大伙真不用麻烦。”牛掌柜指向老方,方大哥那棚子里不是有吗?

方员外:对头,我这里做好饭,用个筐用根长棍给牛掌柜递过去,直接吃现成饭就中。

这天晚上,任家村村民由于宋家每户散财一斤米,反应各不相同。

“爹,我一下子就想起您当年中秀才的场景。”任族长的家人纷纷点头。

那声中秀才了,至今想起心头都火热。

当时,他们家也散财了,各户发喜糖,就是鞭炮没有河对岸放的多。

任三叔家。

任三叔用筷子夹起口咸菜喝粥,家里人也在提起任族长和任子笙考中秀才的往事。

任子笙不提也罢,不接地气不认老乡的东西,村里人没感觉到借光。虽然那时候,外村来位算卦的,都说过任子笙是万里挑一。

至于任族长嘛。

三叔说:“他中秀才那年都多大岁数了,他和河对岸可没法比。人家那还得接着考呢,才多大年纪。唉,就可想而知,他那娘啊是真有远见,一个妇人,早早的就咬牙供着,太不容易,也没个帮手。”

三叔的儿子说:“爹,你说那可不对,就是再走一家,嫁过去也不会帮她供儿子念书,又不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