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104)

  司南失笑,“别等下月了,歇完旬假就去书塾。”

  槐树急了,“店里怎么办?一时半会儿也招不到人啊!”

  司南啧了声,“你哥我还真能等到羊都跑了再补羊圈吗?放心,早找好了。”

  无忧洞被剿,救出来许多被拐的孩子,有些找到了家人,有些走失时年纪太小,早就不知道家在哪儿了。

  开封府只能把告示张贴到附近各县,慢慢等着家人来寻。年纪小些的还好,可以住在善堂,大于十二岁,善堂是不收的。

  司南出于好心,从开封府领了人,培训了十来日,不久后便能上岗。

  “……哦。”

  槐树应了声,竟然还有点小失落。

  司南笑笑,这孩子就是责任心太强。

  他低头去看纸条,啧了声:“你说这人,好好的日子不过,怎么就千方百计找死呢!”

  唐玄淡淡道:“那就让他死。

  “不至于、不至于。”司南把纸条收起来,“给他讲个故事就好。”

  槐树:“什么故事?”

  司南一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槐树:……

  这是故事?

  还是不放心,“那小妮说的,有准儿不?”

  “有准儿。”司南肯定道,“三娘的笔迹我很熟。”更何况,这孩子是月玲珑教出来的,品性差不了。

  槐树这才踏实了,拍拍胸口的小石头,慢悠悠蹬车子。

  从茶汤巷到若水书院,路程并不短。

  好在,一家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

  他们从新宋门出城,远远地就瞧见若水书院门口围着许多人,一水的驴车骡车大马车,男男女女的家长,一个比一个穿得体面,其中不乏穿着官服的,三三两两凑成一堆。

  若水书院向来清高,别管官大官小、钱多钱少,过来接孩子全得规规矩矩地在外面等着。

  司家人的到来,仿佛刮起了一阵奇异的小旋风,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们身上。

  官家御赐的小飞车!

  汴京城独一份!

  再看司南。

  仿佛凭空冒出来的一个人,短短两月,便家喻户晓。

  收拢流民,协助皇城司剿匪,开大宋第一火锅店,组外卖小分队,得官家嘉奖……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竟全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没瞧见吗?

  就连向来凛然不可亲近的燕郡王都主动跟他做朋友!

  原本嘈杂的场地,因为他们的到来陡然一静。

  司南没在意,伸着脖子找自家崽。

  到底是亲兄弟,一众蓝白相间的小豆丁中,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虎头虎脑的小身影。

  几日不见,小家伙似乎又高了些,小胳膊小腿显长了,倒露出几分清瘦。

  也稳重了,站在一群萌萌软软的同窗中间,就他绷着小脸,像个小大人。

  对先生行礼的时候,却是规规矩矩,丝毫不见高傲或敷衍。

  司南既欣慰又心疼,一心想着回去就做大餐,给他好好补补。

  自己没机会生小孩,倒是体会了一把既当爹又当妈的心情。

  倒也不错。

  有人拍拍二郎的肩,提醒他家人到了。

  二郎嗖地扭过小脑袋,稳重啊,高冷啊,哪里还有半点?一秒变成调皮鬼,背着双肩包,骑着行李箱,唰唰唰,飞到了司南跟前。

  “臭兄长,你来啦!”

  司南勾着笑,弹了他个脑瓜崩,“叫人。”

  “请郡王的安。”小家伙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仔细看的话,古灵精怪的小眼神早就飘到车斗里了。

  看着那双和司南如出一辙的眼睛,唐玄目光变软,“免了。”

  “谢郡王。”二郎飞快地起身,一个大跳,扑到孩子们中间。

  孩子们跟他很亲,这个捏捏脸蛋,那个揪揪耳朵,又笑又闹。

  不远处走来一群小郎君,规规矩矩向司南问了好,然后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司哥哥,你做的饭真好吃,我每次都吃两大碗!”

  “听说你家开火锅店了,可好吃了!母亲还原本说歇了旬假就带我去,结果都没订到位子。”

  “司哥哥,二郎的书包好好呀,行李箱也好好,你是在哪里买到的,我也想让我娘给我买一个!”

  “真羡慕二郎,不仅可以随时吃好吃的锅锅、坐厉害的飞飞车,还有好玩的箱箱骑!”

  “……”

  司南耐心地一一作答,还保证,二郎过生辰的时候,请他们到店里吃饭,还有无限畅饮的水果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