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225)

  包拯耿直地点了点头,“臣觉得也是。”

  赵祯:……

  “你就不能说几句好话宽慰宽慰我?”

  “自古‘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若臣整日只会哄着官家高兴,那才是官家的不幸。臣以为”

  “打住。”赵祯拿面包堵住他的嘴。

  官家赐,不可辞。

  包拯忠心地啃了一口,咦?甜的!

  啃啃啃。

  赵祯一脸嫌弃。

  一边嫌弃一边伤感,“老包啊,你这次为何不阻止我把玄儿调去西北?是不是你也觉得我忌惮他,不想让他拿到兵权?”

  “自然不是。”包拯用袖子遮着嘴,飞快地把面包吃完,“臣只是觉得,您舍不得。”

  赵祯一拍桌子,“朕这次,必须舍得!”

  ***

  司南猛地坐起身。

  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官家真把唐玄扔到西北去了,还给他和永安县主赐了婚,他眼睁睁看着那对狗男女穿着大红喜服,对他露出讥讽的笑。

  司南气炸了,举着四十米大刀追啊追,一不小心跑太快,掉下了悬崖……

  肚皮上的条条崽被他弹起来,骨碌碌滚到床下。

  小家伙顶着一头小乱毛,整只崽蒙蒙的。

  天、天还黑着,厉害的两脚兽就来扔崽崽了?

  司南把它捡起来,一脸沉思地顺着毛。

  不行,不能认输!

  中秋宴必须办得漂亮,让官家一丝毛病都挑不出来!

  司南觉也不睡了,爬起来干活。

  他想亲自把流程走一遍,将任何有可能的失误、疏漏都考虑到,确保大宴上万无一失。

  司南的计划胜在一个“奇”字。

  他准备的席面不仅有香有味,还得有色有美,正好同宴会上富丽的歌舞和大型宫灯阵相配合,达到一种美轮美奂的效果。

  司南点着两盏小风灯,凑在灶台前,滤汁水、和面团、雕花拼盘、调咸淡,不知不觉沉浸其中,都没听到鸡鸣声。

  孩子们陆陆续续起了,懂事地没有打扰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在冬枣的带领下打军体拳。

  槐树不在的时候,冬枣就是孩子们公认的“教头”。

  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雨丝绵绵密密,裹挟着秋日的湿冷。

  唐玄冒雨而来,敲响司家木门。

  小崽颠颠地跑去开门,伞都忘了拿。

  唐玄掀起披风,将小家伙抱到胸前。

  司南瞪了他一眼,“不是去成亲了吗,还来做什么?”

  唐玄绷着脸,异常沉默。

  小崽瞧出不对,从他身上溜下来,缩着小脖子跑回屋里,把空间留给他们。

  雨声淅淅沥沥,更显得草棚静谧。

  司南眨眨眼,“你别告诉我,你真要去西北了……”

  唐玄摇摇头,“广济河溢,原武县河水绝堤,报灾的折子连夜入京,数万百姓流离失所。”

  司南一听,也沉默了。

  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的小情小爱真不算什么。

  他问:“你想怎么做?”

  唐玄道:“我要去赈灾。”

  昨晚官家一夜未睡,数位肱骨之臣深夜入宫,一直商讨到天明。

  作为大宋唯一一个异姓郡王,唐玄自小受着官家恩宠,领着国之食邑,这种时候怎么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若是从前,他不会有任何犹豫。

  如今,有了放不下的人。

  唐玄垂眸看着司南,但凡他说一句不可以,他可能就会卸了骨气。

  司南却说:“你去吧,家里不用担心,中秋宴我会搞定,你就好好去做一个郡王该做的事。”

  唐玄目光微闪,珍而重之地把他搂进怀里。

  “抱歉……”他嗓音微哑。

  “没有什么可抱歉的,真当我是柔柔弱弱的小男宠啊?”司南心里也不好受,却表现得很大气。

  “我不求别的,就希望你好好保护自己,别生病,别受伤,有空就给家里捎个信,别让我担心,不然……”

  司南喉头微哽:“不然回来罚你做一千个俯卧撑。”

  唐玄认真点头,“一万个也行。”

  司南勉强扯开一丝笑意,“不怕把你做废了?”

  “差得远。”唐玄抚着他细嫩的脸颊,告别的话怎么都舍不得说出口。

  司南勾住他的脖子,“亲一下?”

  唐玄没回答,直接亲了。

  很温柔的吻,不像之前那样急切霸道,司南难得乖乖的,没有和他争抢主动权,就那样偎在他怀里,嘴巴软软的,身体也软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