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三儿想让赖大明日再去,赖大却不肯了。于三儿一急,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反倒被赖大摁着揍了一顿。
于三儿钱没要回来,还挨了一顿揍,险些怄死。回家跟胡氏一说,胡氏不仅不心疼他,反倒骂他无能。
于三儿两头受气,也急了,脑门一热就把胡氏给打了。
胡氏威风惯了,哪里受得了这个气?举着菜刀就要跟于三儿拼命。
一时间,于家小院鸡飞狗跳,三个小娘子吓得直掉眼泪。
左邻右舍纷纷过来,男的拉于三儿,女的劝胡氏。
有人问起缘由,俩人自然不敢说实话,便随意编了个借口。然而,说着说着夫妻俩就对骂起来,你一嘴我一嘴地把真相交待了。
邻居们既惊奇又好笑。
惊的是平日里瞧着爱说爱笑的人,私底下竟存了这样恶毒的心思;笑的是恶人有恶报,人没害成,到头来自作自受。
正闹腾,司南便回来了。
大伙打眼瞅着,只见兄弟两个从一辆青帐马车上下来,车子虽低调,那马却膘肥体壮,目光炯炯,不像是寻常人家养得起的。
旁边还有两位带刀的军爷,殷勤地把小三轮解下来,车里还装着满满一斗东西。
司南一手扶着车,一手扛着二郎往家走,瞧见巷子里的人,笑呵呵地打招呼:“都吃了?”
大伙愣愣点头。
于三儿顶着一张猪头脸,直往后躲。
司南自然不会放过他,“哟,三儿哥,你这是跟人摔跤去了?”
于三儿愤愤地咬了咬牙,抱着最后一丝希冀问:“你怎么从军爷车上下来,莫不是在城外得罪了人,被抓回来的?”
司南挑挑眉,笑得更开,“我好歹叫你声哥,你就这么盼着我倒霉?”
于三儿:……
请不要说出来好吗,要脸。
司南可一点儿都不想给他脸,“真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方才那三位是我朋友,担心雨天难走,非要送我回来,你说说。”
于三儿:……
真的,要不是太怂,非得一刀剁了他。
第16章 请你吃饭(修)
司南可太开心了!
原本,清明之后的这几天他过得不大顺,今天看到唐玄,顿时笑开了。
确切说,是看到唐玄带来的三轮车。
短短几天,新式三轮车就做出来了。
把手和车斗依旧是木质的,却打磨得十分光滑,还涂着亮眼的小绿漆;车架、链条、轴承、齿轮都是铁打的,纯手工制作,却严丝合缝,挑不出一丝毛病。
司南毫不吝啬地赞美了官家一百句,什么“爱民如子”、“言出必行”、“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唐玄听不下去了,淡淡道:“你说再多,我也不会转达。”
司南嘿嘿一笑,“不用不用,我对官家的敬仰之情都在心里,就算他老人家不知道我也不会变心!”
唐玄失笑,“你真是……”
为何总是这般有趣?
司南骑着崭新的小三轮,在院子里溜了好几圈。
官家可太上道了!
要了他的图纸,还不忘给他送辆车!
唐玄怎么说的来着?
工匠们夜以继日地摸索、试验,终于做出真正的三轮车,第一辆献给了官家,第二辆就给他送来了。
这就是大宋版的劳斯莱斯啊!
小小的院子配不上,还要跑到巷子里骑。
刘氏惊讶道:“南哥儿,这车是不是哪里不一样了,怎么瞧着更气派了?”
司南吱的一声,来了个“脚刹”,“婶儿,您仔细看看,到底哪里不一样?”
刘氏俯着身子,惊奇地喃喃道:“多了两个脚蹬子,不用踩着地了……?若是不踩地,怎么能自个儿往前跑呢?莫非因着这个长溜溜的铁圈圈?”
司南竖起大拇指,“婶儿,您可太能了,一眼就瞧出了关键。这个铁圈圈是链条,扣在齿轮上,脚踏板往前踩的时候,就能带着三个车轮往前走。”
刘氏被逗得笑容满面,邻里们纷纷感叹:“老天爷,这是什么神仙物件,咱们算是开了眼了!”
大伙没问这车子是从哪儿得来的,只当是司南新做的,羡慕的同时又对司南有了更高的评价。
先前见他怼于三儿夫妇,顶多觉得他嘴皮子利索,之后又看着他把小火锅卖得红红火火,大伙这才打心眼里佩服起来。
此时,邻居们瞧着司南的目光更热切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什么领域,只有实实在在的本事,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