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420)

  其实,他们的话早被家将们听去了。大伙相互看看,也笑了起来。

  挺好,一看就是自己人,全是学渣。

  除了王妃和那个小乖崽。

  汉子们自发地把小崽和司南划到了“郡王府珍惜保护物种”的行列。

  吃完饭,有九辆马车同时从郡王府正门出发,奔向不同的地方。

  二郎、小崽和冬枣要去若水书院,小狗子、小木头要去崔家寨,小茄子要去玉堂巷,小馒头和二豆要去满庭芳,槐树和于三娘要搬去西市的新家。

  其实,孩子们都是顺路的,顶多两辆马车就够了,管家偏不。

  “府中冷清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热闹起来,还不兴我显摆显摆啊?九辆,一辆都不能少!”

  这是老管家的原话。

  几位长辈举双手双脚赞同。

  司南心里热乎乎的。

  府里的人拿着孩子们当事,比他自己得到重视还让他来得欣慰。

  孩子们扒着车窗兴奋地打招呼,灿烂地笑着,司南的心彻底踏实了。

  只嫌搬得晚。

  老管家转过身,笑眯眯地看着司南:“南哥儿昨晚睡得可踏实?”

  “踏实极了,梦都没做,睁开眼就是天亮了。伯伯在我房里点了什么香?把我的‘多梦症’都治好了!”哄老人家开心,司南是专业的。

  老管家眉开眼笑,“不是什么香,就是几样药草搽的丸子,我自己弄的,南哥儿若觉得好使,我在你屋里多放几盒。”

  “好使,特别好使。”司南搀住老人家的胳膊,“伯伯捏的小泥人也有趣,是我和小玄玄吧?”

  “你瞧见了?我还特意放得高了些。老了,手抖得厉害,捏得不好,太粗糙。”

  “好着呢!把小玄玄板着脸的样子都捏出来了。”司南真情实感吹彩虹屁,同时不忘表达关心,“我有个手指操,每天练练,手抖的情况或许能好一些。”

  “好学不?”

  “不用学,我每天带着伯伯做就成。”

  老管家顿时大为感动,最后对司南性别的一咪咪介意也丢掉了。

  “我在你院子外边安排了人,若是有人半夜敲门不干好事,你就大声喊,别顾着脸面白白让人占去便宜。”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瞄了眼唐玄。

  司南憋着笑,一本正经道:“伯伯放心,没人敲门。”

  爬窗的倒是有一个。

  昨天晚上,唐玄特意等着管家睡了才从隔壁翻墙过去,抱着司南睡了一夜。

  第二天,听到管家的脚步声,又赶紧跳窗跑了。

  只要跑得足够快,管家就看不到。

  真刺激!

  这几天火锅店不忙,司南刚好可以留在府里和大伙熟悉熟悉。

  虽然还没成亲,府里人已经把司南当成了“主母”。

  园丁大叔找过来,搓着手,笑容憨憨的,“南哥儿来了,又带来几个小娃娃,府里终于有点过日子的模样了。我想着,将来少不了在家里待客,咱们是不是把园子打理打理?”

  司南听出来了,这是想让他出主意。

  长辈们都是直爽的性子,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既然问到他头上,那就是真心实意想依着他的喜好来,若客客气气婉拒了,反倒显得疏远。

  于是,他干脆地答应下来:“叔啥时候不忙,带着我在园子里转转呗,我瞅瞅看,能不能想出好法子。”

  园丁大叔果然很高兴,连连点头,“好,都不忙,现在就转!”

  长辈们全都放下手头的事,跟着转了起来。

  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司南倒是瞧出些门道。

  叔叔们都是行伍出身,参军前多是西北牧民或农夫,没有什么清雅的趣味或享乐的心思,更注重实实在在的生活。

  偌大的郡王府,没有一处景致是为了好看,全都奔着实用来。比如,跑马场没人用,也没一直荒着,而是开垦出几畦菜地,还养了一笼小母鸡!

  这在别的王侯贵戚府里是绝对不可能看到的奇景!

  瞧见司南盯着跑马场看,园丁大叔颇不好意思,暗搓搓杵了杵厨子大叔。

  厨子大叔是几个人里最能说会道的一个,不好意思地解释:“郡王从小在宫里住,用不着这个,荒着也是荒着,就种了些瓜豆……那什么,刚好娃娃们搬过来了,合该把马场腾出来,一早一晚的练练骑射。”

  园丁大叔也连忙点点头,“还有其他要改的,你吱一声,咱家人多,三两下就能收拾好。”

  总之,小南哥儿千万别嫌弃他家过得糙啊!可不能连累得小主子丢了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