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451)

  至于于三娘的那封信,倒是和他无关。

  白夜没死这么大的事,为什么是于三娘告诉司南的呢?

  还要从刑部天牢说起。

  当初,刑部为了防止白夜的同党作乱,将他秘密关押在了女牢,好巧不巧,拐角处的另一间死牢里关的就是胡氏。

  白夜行刑的前一晚,官家因着唐玄查案有功,一高兴,便赏了刑部和皇城司上下几坛贡酒。

  第二天要死人,按惯例,刑部给白夜送断头餐的时候,给其余牢房的死囚也送了一碗酒。

  谁都没想到,女牢的酒被潜龙教的暗桩动了手脚,牢头和女囚们喝过之后都不知不觉睡着了,只有胡氏,因着家里开着酒坊,闻惯了酒味,只眯了一小会儿便又醒了。

  刚睁开眼,便瞧见有人打扮成牢头的模样,鬼鬼祟祟进了斜对面的牢房,长发拨开,竟然露出白夜的脸!

  更加诡异的是,那间牢房里原本就关着一个白夜!

  胡氏吓得要死,没敢大喊大叫,眼睁睁看着后来进去的“白夜”和牢里的白夜换了衣裳,就连身上的鞭痕都一模一样!

  胡氏险些惊呼出声。

  幸好她所在的牢房在拐角处,刚好被一个石柱挡住,没被发现。

  时间紧迫,真白夜和假白夜换好衣服便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通道尽头,假白夜还跪在地上,虔诚地冲他磕头,口中喃喃道:“潜龙在渊,一飞冲天,真龙天子,必掌乾坤……能为主上一死,属下三生有幸。”

  第二天就被拉出去砍了头。

  除了胡氏,没人知道死的这个人根本不是真正的白夜。

  ……

  胡氏揣着这个大秘密一直没敢说。

  直到这次,因着于三娘过继到唐家,官家为了唐玄的颜面,免了胡氏的死刑,改成了秋后押往沧州大牢,于三娘和槐树前去送行的时候,胡氏才良心发现,悄悄地告诉了她。

  于三娘没敢大意,也不敢轻信他人,考虑再三,这才给司南写了那封信。

  信中,于三娘一再强调,胡氏的话不可尽信。司南却觉得,胡氏也许没说谎。

  潜龙在渊,一飞冲天。

  真龙天子,必掌乾坤。

  这是潜龙教的密语,只有木清这种级别的暗桩和死士才知道,胡氏不大可能编得出来。

  当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排除是有人利用胡氏下套。

  好在,他们这边有两个和白夜打过不少交道的人木清和虞美人。

  木清证实,白夜精通易容术,且有不止一个替身,都是从小养起来的,和他脸型体态甚至行为习惯至少有六七成像,极有可能在行刑前后验身时蒙混过关。

  虞美人说,有一次白夜醉酒,说他“死”过三次,一次是他年少时从汴京到庐州的途中,险些溺水而亡;一次是回到汴京后,险些被司家的马车撞死;还有一次是皇佑二年……

  白夜亲口对虞美人说,那次,他是真死了,现在的他只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鬼。

  皇佑二年,正是官家第一次下令铲除潜龙教的那年,也是冷青和全大道被诛的那年。

  司南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白夜擅易容,又有替身以身替死,有没有可能……当年的冷青也没死?”

  甚至!

  有没有可能……白夜就是……

  这个猜测太过匪夷所思,司南没说下去,唐玄却听懂了。

  “不管有没有这个可能,不管胡氏的话是真是假,这一次,他必须死。”唐玄斩钉截铁。

  他已经上书官家,不玩了,是时候收网了,绝不能再给潜龙教利用百姓的机会。

  司南不放心道:“我想再去一次大安寺……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那个修‘闭口禅’的僧人吗?他明明发现我有问题,却没拆穿我,还引我去看车辙印还有,林振不是说那天夜里通知村民逃出火海的另有其人吗,有没有可能同他有关?”

  “无论有没有关系,都不要想了。”唐玄拍拍他的肩,“交给我。”

  狄咏带来的一万禁军对付潜龙教足够了。既然已经找到了他们的老巢,那就正面刚。

  他带的是朝廷的精兵良将,是正义之师,没理由三番两次跟一帮阴沟里的鼠辈勾心斗角!

  潜龙教烧毁农田,藏匿粮食,置数千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已然触及了官家的底线。别说潜龙教中不可能有官家亲子,就算有,他也不会让这样的人坐上龙椅。

  所以,唐玄的折子递上去后,官家立即批了,还把洛阳厢军的虎符送到他手里,方便他随时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