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作者:孟冬十五(58)

  看着一只只大桶摆上桌,好看的唇抿成一条直线。然而,几个大老爷们注意力全在司南身上,谁都没在意他。

  老管家笑眯眯地向司南介绍众人,司南嘴甜地伯伯叔叔一通叫。

  汉子们铁打的心都软了。

  厨子搓着手,指了指桌上的大木桶,“放开了吃哈,不够再去做。”

  老大个的桶,一共有四个。

  一个桶里放的是满满的白米饭,一个桶里叠了一撂烤白馍,另外两个桶里装的是酱香大骨和炖羊肉。

  典型的西北军做派。

  “主子说今日可能来客人,一大早就让我们准备上,猪和羊都是现杀的,大火小火交替着熬了两个时辰,这时候应该入味了……小郎君,你尝尝?”

  要是换成平常人,八成得吓到。

  司南却弯着眼睛,笑眯眯地看向唐玄,“你知道我要来?”

  唐玄别开脸,嗯了一声。

  昨天司南说要给他送桌子,他便想着,万一是今天呢?所以一大早就匆匆赶回来等着。

  司南咧着嘴笑,“我要是不来呢?”

  “那就明天。”明天再不来还有后天、大后天……总有一天会来。

  若是一直不来,他就去“提醒”他。

  司南心里有点软,也有点甜,刚刚还觉得俩人没戏了,这时候又燃起一簇小火苗。

  大概,也许,有那么一丢丢可能呢?

  开饭了。

  唐玄瞅着桌上粗犷的大桶、大骨头、大块肉,再想想司南给他做的精致的小丸子、小馄饨、小虾饺,第一次怀疑,家里的饮食习惯是不是应该改改了。

  略……丢人。

  没想到,司南非常豪迈地拿起一块大骨头,呲着小牙啃啊啃,可欢快了。

  管家笑出一脸褶子,“王爷说小郎君从小在汴京长大,没去过西北,怕您吃不惯这干巴巴的馍,就蒸了桶米饭……”

  “不不不,我可喜欢羊肉泡馍了。”

  司南当即从桶里抓了一个,撕巴撕巴放进粗陶碗,又用长勺舀了一勺热汤烧在上面,眯着眼睛一闻,顿时笑起来,“香!”

  这模样可不像作假。

  管家笑得更真诚了。

  唐玄抿着笑,给他挑了两块好肉放到碗里。

  司南吃得嘴巴油乎乎红润润。

  精致的小脸蛋配着狂野的吃相,其实不太搭,然而看在王府众人的眼里,只觉得真乖巧、真可爱,一看就是自家人。

  有什么比客人喜欢自家的饭食更让人欣喜的呢?

  管家笑眯眯地感慨:“怪不得能和王爷做朋友,是个顶好的小郎君呢!”

  众人纷纷点头。

  老哥几个难得高兴,拎着酒坛,端着大酱骨,横七竖八地坐在点将台上边吃边唠嗑。

  唠着唠着就唠到了将来的王妃。

  是像公主那样温柔贤淑呢,还是像高家小娘子那般泼辣爽利?

  如果能像司小郎君这样讨人喜欢,那就太好了!

  湖边。

  司南边吃边说:“你家的这些人真不错。”

  “他们……是长辈。”

  唐玄顿了顿,告诉了司南自己的身世。

  他的母亲是赵家宗室女,太祖那一支,因为和亲封了公主。没想到,刚一出境夏人便突然毁约,要拿公主威胁大宋。

  唐玄的父亲当时是边城守将,以一己之力救下公主,扭转局势。后来,两个人互生情愫,求得官家允婚。

  公主没有回京,甘愿陪唐将军驻扎边城。虽然生活清苦,两个人却着实过了几年恩爱日子。

  宝元二年,宋夏战争爆发。

  唐将军战死。

  公主受了细作的蒙骗,被掳去夏营。

  两军对垒,敌军无耻地用公主的性命威胁宋军。

  当着数万将士的面,公主只轻轻说了句“望官家顾念我儿”,便慷慨赴死。

  那一战,宋军杀红了眼。

  那一年,唐玄还不到两岁。

  战事结束后,失去双亲的孤儿被唐家家将送回汴京祖宅,官家将其接入宫中,亲自抚养。

  府里的厨子、园丁、护院,还有隐在暗处没有出现的那些人都是当年唐将军麾下的家将,原本有机会凭借战功青云直上,为了唐玄,他们放弃了。

  老管家在这座宅子里待了几十年,服侍了三代唐家人,更是长辈一般的存在。

  ……

  司南平日里口才那么好,这时候却哑了声。

  任何安慰的话都显得那么苍白。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给唐玄夹了一块肉,动作十分小心,语气很是温柔,“你……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