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个月,奏折上的朱批换成了蓝批,是由圣人口述,侍读学士帮忙批示的。
到了这个时候,朝堂上下都对圣人的身体状况有了猜测。
贾敬把握着火候,让人把这些关于圣人身体不好的传言传入了乾清宫。
果然,圣人不肯让人知晓自己身体不行了,又坚持自己批奏折。
又有太医在乾清宫走了个过场,说是圣人已经大好了。
朝臣惊疑不定,不敢轻举妄动,太子却是稳坐钓鱼台。
他相信,贾敬会处理好的。
只是他也想不到,不用贾敬再做什么,三皇子那里就先出了状况。
却是三皇子事败被圈禁,他的家眷自然也不能幸免。
三皇子一向不待见正妃马氏,偏宠侧室。
这次三皇子谋逆,治国公马家也出了力。
事败之后去,马家满门抄斩。
马氏本就因此事对三皇子恨之入骨,三皇子被圈禁之后,却是破罐子破摔了一般,越发放浪形骸。
马氏看不惯,又不愿再忍他,两人便时有争端。
然后,就在某一次三皇子醉酒之后与马氏争吵的时候,一不小心,说漏了当年谋娶马氏的真相。
这一下,马氏可算是炸了锅了。
原本马氏选秀的时候,奔的是太子侧妃的位置。
这一点儿,马家与圣人之间早有默契。
可马氏意外落水,被三皇子所救,只能嫁给三皇子了。
原本能做正室,马氏也是满意的。
可三皇子虽娶了她,却对她十分冷淡,更是因着侧室给她没脸。
如今,更是连累的一家子都赔了进去。
以前马氏觉得,这大概都是命,她不认也得认了。
可是如今,她却突然得知,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面对罪魁祸首,马氏是恶向胆边生,抄起一把椅子,就砸在了三皇子头上。
她砸得太是地方,三皇子当场气绝。
而后,马氏从从容容地将自己收拾了一番,从从容容地吞金自杀了。
等圣人和宫中吃斋念佛的段妃收到消息的时候,两夫妻已死了一对。
段妃自从被儿子连累降位之后,就一直低调的很,乍闻噩耗,当即便晕了过去。
被人救醒了之后,她便哭哭啼啼地去寻圣人了。
而这个时候,圣人也受不了这个刺激,嘴歪眼斜,话都不能说了。
段妃到的时候,几个重臣正讨论着要扶太子登基呢!
如今段妃可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指着太子破口大骂,口口声声都是太子害了她的儿子。
这就像兜头一盆脏水泼下来,太子气得浑身发抖。
但他还是忍了下来,让人把段妃送回宫去了。
但段妃来闹这一场,到底是瞒不过去的,九皇子就趁机派人散播谣言,说是太子害死了三皇子。
可无论九皇子如何蹦哒,圣人中风不能理事,太子择日登基已成定局。
甄家一下子就慌了神,甄国忠遣子甄应嘉携厚礼入京,拜访荣国府,想让贾代善在贾敬面前说情,再请贾敬在太子面前说情。
贾代善再西山叛乱的时候,伤得太重,后来又勉力一箭,救下了三皇子,伤了根基。
自西山回来之后,他就一直在休养。
对于甄家的拜访,他自然是不想理会的。
但甄国忠毕竟是姨母小孙氏的儿子,如今小孙氏健在,他不好将甄应嘉拒之门外。
对于说情之事,贾代善却并不敢十分应承,只是一边拖延时间,一边让人去寻贾敬。
不多时,寻贾敬的人回来了,贾代善告罪更衣之后,口气便松动了。
甄应嘉心知肚明,这事儿是成了,不禁松了一口气。
果然,在他再三恳求之后,贾代善终于答应替他说情。
他在京城等了几日之后,便有消息传过来:太子殿下宽厚,无意赶尽杀绝。
消息传回金陵之后,甄国忠立时便向太子递了投名状,将许多九皇子的罪证呈了上去。
贾敬得知之后,只说了两个字:“蠢货!”
原本,贾敬是真的有心拉甄家一把的,毕竟是亲戚嘛。
反正太子登基之后,都要施恩收买人心,把这恩施在甄家身上,也无不可。
可是,甄国忠却是自作聪明了。
——他可是九皇子党的骨干,如今却将旧主卖得这样干脆,太子日后如何敢信任他?
除非甄国忠立时自尽全节。
但以甄国忠的为人,哪里肯自行就死?
但一时半会儿的,太子也不会动甄家,他们家也不算食言了。
贾敬与贾代善仔细分说利害之后,便丢开了甄家不管了。
九月里,太子登基为帝,从龙之臣皆有封赏。宁国公府更是得到了“世袭三代始降”的明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