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之重生之后_作者:松影明河(223)

2020-11-19 松影明河

贾王氏在一旁陪着抹眼泪,又叫人去喊了各房主子来,一边陪着婆母哭,一边还得劝着,防备老太太悲伤过度,再厥了过去。

其实,她心里却是把贾敏恨得牙痒痒。

自古姑嫂是天敌,而嫂子又往往是吃亏的那个,这话半点儿不假。

这倒不是说贾敏这个小姑子有多难缠,主要是婆母偏爱,许多珍玩都送入了贾敏的闺阁,贾王氏眼睁睁得看着,却连摸都不能摸一下,心里岂能不记恨?

在她看来,贾敏迟早都是要嫁到别人家里的,婆母的私房都应该是他们二房的。

但这些想法,她只敢藏在心里,在婆母贾史氏的面前,是丝毫也不敢表露的。

再则,贾敏生性聪慧灵巧,性子难免清傲,从心里就不大看得上大字不识几个的二嫂子。

那时候她年纪又小,不会遮掩心思。

贾王氏又不是个受气包,贾敏不喜欢她,她又岂会喜欢贾敏?

两人本就是有旧怨在的,偏今日替贾敏报丧的人扰了她的好事,让她心头更恨。

不多时,贾赦等人都来了,鸳鸯又把事情说了一遍,引得贾史氏更是悲从中来。

贾赦与贾政也陪着哭了一场,众人便商议去扬州奔丧事宜。

不必多说,整个荣国府里,无论是身份还是才干,只有贾琏一人可以胜任。

甄氏倒是一万个不放心贾琏出门,去的还是那烟花扬州之地。

但男人总是要多经事的,她纵心里捻酸,也不会阻拦他就是了。

出了贾敏的事,贾王氏求见元春的事,算是不了了之了。

也幸好她没去,此时的忠敬王府各处人心惶惶的,她若是去了,元春还真怕她又给自己添了什么乱子。

距离凤姐儿的立后大典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先王妃贺氏也已经停灵许久,她们这些姬妾却迟迟盼不到圣旨,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不禁忧心忡忡。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吴侧妃才开始后悔往日里对凤姐儿的针对。

那个时候,她是有子的侧妃,凤姐儿却是根基未稳。

但谁又能想到会有今天呢?

元春抱着个大肚子,人已经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

她心里也是十分忐忑,不知道自己先前用刘嬷嬷递的投名状,在凤姐儿那里能换来几许价值?

而比圣人的潜邸旧人们更着急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先王妃的母族,贺家。

虽然从凤姐儿的父亲王子服被追封为一等承恩公的时候,贺家人便知晓,日后太庙排位,王皇后必然是要在自家女儿之上的。

但这种事情,太-祖朝已开了先例,怪也只能怪自家女儿不争气,没撑到圣人登基册封后位之时。

既是已让王家占了先手,他们也只得认了。

但自家闺女都停灵这么久了,究竟要如何安葬,圣人总得给个准话吧?

贺家本就是文人清流,稍稍走动了走动,便有言官御史在朝堂上提及了此事。

既然有人提了,圣人也不能当不知道,当即就下旨追封贺氏为皇后,着礼部拟谥号。

又因圣人刚刚登基,皇陵还未曾开始修建,贺皇后的棺椁只得先寄存入皇觉寺中,待他日圣人山陵崩塌,夫妻合葬。

既然已经追封了贺氏,潜邸中的其他人旧人也不能再这么晾着了。

在贺氏的棺椁抬走没多久,便有圣旨下降,给吴侧妃、元春等人册封了份位,命她们择日入宫。

吴侧妃封了淑妃,赐住长春宫;贾姨娘封为贤妃,赐住翊坤宫;胡姨娘与郎姨娘分别封做了婉嫔与仪嫔;其余人等,皆为贵人。

被无限期禁足的葛氏,这回也沾了光,被放了出来,让郎氏如临大敌,命人时刻看紧了徒源,以免葛氏借机与他有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人的册封都是圣旨,唯有元春是皇后懿旨册封的。

元春品着她分到的宫殿的名称,缓缓地笑开来。

翊坤宫。

——翊者,辅佐也。

既以“翊坤”二字为居,她自然是要好好辅佐皇后的。

凤姐儿接了她的投名状,让一直以来都如履薄冰的元春,终于松了一口气,连气色都好了几分。

伺候元春的那嬷嬷和抱琴等人,见她终于开了胃口,能吃进益补的汤水了,喜得纷纷念佛。

而已经随着凤姐儿搬入坤宁宫的陆嬷嬷,却对凤姐儿接受元春的投诚之事十分不解。

“主子,贾家人素来不安分,娘娘又何必给他们机会攀扯娘娘?”

凤姐儿笑道:“贾家长久不了,贤妃却是个聪明人。一个无依无靠的聪明人,自然知道怎样才能更长久。”

只要她地位稳固,贾元春就绝对不会背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