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奶妈子本就不是从小奶着林瑛的,为了让小主子和她亲近,不排斥她,一向是尽十二分心力的。
同时,她也是个聪明人,时常引着林瑛与贾敏亲近。
贾敏也对她十分满意,除了月钱和四季衣裳,还时常另有赏赐。
贾敏轻轻拍着林瑛的背,和林如海商议:“既是吃过了也把过了,不如就让瑛儿跟着咱们睡吧?”
大家主母,从来没有自己带孩子的,就是贾敏亲生的,她也没有自己带过。
也是今日里她因着自己的心事疏忽了林瑛,心里存着愧疚,这才想要弥补一二。
她有意和孩子亲近,林如海自然不会反对。
夫妻二人便挥退了奶妈,小心翼翼地把林瑛放在两人中间,一家三口,一头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画重点:作者菌准备了一百个红包,晋江币已经充好,都在本章发放。
未免这两天更新太多,有小可爱看不到,决定于三天后,也就是八月二号统一福利。
红包不多,但是个心意,望周知。
PS:对了,还有一件事:最近晋江又来了个骚操作,修文要收月石,三次以上要收费……
所以,在这个政策没有平息之前,错别字什么的,大家先忍忍吧。
因为我觉得,有那个闲钱,还不多多攒几次,给大家发红包呢!在荣国府住了几天之后, 贾敏便坚决要告辞了。
她实在是住不下去了。
两个嫂子不大喜欢她也就罢了,这天下的嫂子和小姑子,本就是不对付的多。
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自从父亲去世了之后, 家里竟变成了这样!
母亲还是那个疼爱她的母亲, 但却似乎不如当年通情达理了, 除了头两天, 和她说话的时候,话里话外都是在抱怨大嫂子。
而且,是一面嫌弃大嫂子的娘家是腐儒穷酸, 一面又埋怨宋家不肯帮衬二哥。
对此, 贾敏十分无语。
——您既然看不起人家, 又何必指望人家帮你?人家又不是脑子有问题, 上赶着拿热脸贴你的冷屁股。
贾敏自幼得贾代善教导, 很明白父亲为什么给大哥娶一个书香门第的妻子, 又为什么把自己嫁到明显已经没落的林家。
如今天下承平, 武将是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了。
贾代善给贾赦聘了宋氏, 就是想要借助宋家在读书人中的地位,让贾家慢慢转型, 最终能耕读传家。
至于把她嫁到林家, 是因为林家就是从勋贵转型书香门第的成功案例。
林如海祖父那一辈就开始读书科举, 奈何身体不好, 考到了举人就没在往上了。
林如海的父亲身体倒是比祖父强, 只是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 整日里都打着“子嗣”的借口,与小妾们胡混了。
好不容易到了林如海,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子, 身体虽不如常人康健,但到底撑过了科举。
而且,有了他祖父与父亲打下的底子,林如海在文人圈儿里也挺混得开,并不想贾敬那样,武勋里骤然出了个文人,就像是狼跑进了羊圈里,处处被孤立。
最重要的是,林家已经有三代不入朝堂了,林家需要贾家的人脉,而贾家需要通过林家打入读书人之中。
这本是互利互惠的事,可贾家的老太太史氏却不懂。
她只看到了林家的败落,看不见林家的潜力。
因此,她一直觉得贾敏嫁给林如海,是十成十的下嫁。
她觉得,自己能对林如海和颜悦色,已经是看在他家对自己女儿不错的份上了。
林如海对贾家来说是娇客,史氏就算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也不会让林如海难堪。
可宋氏就不一样了。
原本,史氏是想给贾赦娶自己娘家侄女的。
她希望贾赦娶了自己娘家的侄女之后,会在媳妇儿的影响下,缓和一下母子的关系。
可是,贾代善却根本就不曾和她商议,在接到圣人的示意,希望贾家向太子靠拢之后,就顺水推舟,借着圣人的东风,和原本不愿意和勋贵人家结亲的宋家达成了协议。
——贾家支持太子,宋家嫁过来一个女儿作为联络的纽带。
可以说,只贾代善不曾与史氏商议这一点儿,就让史氏对这个大儿媳有了天然的恶感。
等宋氏嫁过来之后,书香门第教养出来的宋氏,与贾家的规矩处处格格不入。
而且,宋氏还有一种出身清流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更令史氏不喜。
而且,贾代善为了向宋家和张家表达结亲的诚意,在宋氏进门三个月之后,就让自己把管家权给了她。
这更是触了史氏的逆鳞。
要知道,管家权不但是后宅之中当家主母的象征,更是决定了细微处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