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莫说没有水泥,就算是有,离过冬只剩不到两个月,北方那么多百姓人家,也来不及了呀。
“系统仙,最后一条,实在是难办。”
“经系统分析,最后一条,最简单,请宿主摒弃惰性,认真思考。”
自他重生以来,系统仙就从来没有骗过他。那么,一定是他有什么地方忽略了。
他先是把这个时代,他所有能想到的关于安置灾民的方式都回想了一遍,发现都是春夏容易,秋冬难。
因为,比饥饿更难抵抗的,是寒冷。
春夏好说,随便搭个窝棚,能挡住风雨就能撑过去了。可是秋冬不行,秋冬还得考虑冻毙的问题。
既然这个时代的没有可用的,那就只要翻看后世的了。
然后,他就发现,后世的经验,和这个时代严重水土不服。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这种口号,在后世算是普世价值之一。
可是,如果在这个时代喊出来,你猜会有多少人暗地里扎他小人儿?
他将来可是要混官场的, 如果把自己弄得太毒, 还做什么官?干脆回家卖香皂吧。
既然赈灾的经验不能用, 那就再想想其他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 史鼐觉得自己脑子都快转废了,才勉强从犄角旮旯里扒拉出一个有用的。
冰屋。
“系统仙,住在用冰雪做成的屋子里, 真的不冷吗?”
“在气温极低的情况下, 冰雪凝结会散发热量。所以, 冰雪做成的屋子, 非但不冷, 还会比较暖。”
史鼐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多谢系统仙。”
“辅助宿主是系统的职责, 请宿主认真完成任务。”
“您放心。”
心里有了章程, 史鼐人也就不慌了。他先是把冰雪做屋的想法写下来,又把这几个月赚来的钱都找出来, 打算到时候和奏折一起送回京去。正好, 趁这次天灾, 先把欠款还一部分。
当然, 用的还是去世的老爷子做借口。
替他递奏折的人他已经想好了, 贾敬不是还欠他一个人情吗?以贾敬那么认死理s的性子, 一定会把他的奏折和银票完完本本地交给圣人的。
史鼐估摸着时日,在去年京城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把重新誊写好的奏折, 和他们兄弟俩凑的三万两银票,快马加鞭送往了京城。
系统仙既然说了会有雪灾,那就一定会有。
那么,这个时候主动还钱,替朝廷分忧的人,一定会给圣人留下好印象的。这样的好事,史鼐自然不会忘了他弟弟。
非但如此,他还另外给贾敬写了封信,劝他有钱也赶紧先还点儿。
——这次把人情用掉了,他得赶紧让贾敬再欠他一个。要不然,他在江南还要再待两年多呢,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要用到贾敬了呢?
史鼐的一切设想都很美好,却忘了,这世间永远不缺少变数。而往往就是一丁点儿的变数,就能引起重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俗称:蝴蝶效应。
******
贾敬收到史鼐的书信和奏折的时候,京城已经连续下了六天的雪了。而且,看这架势,雪不但会继续下,还会越来越大。
这时节,不但圣人暗暗发愁,太子也在发愁。
他们愁的,自然就是可能会发生的雪灾。
而贾敬作为太子的属臣,虽然算不上心腹,但也要急主上所急,忧主上所忧。
史鼐这一封奏折,可以说是及时雨。
而且,他在信里的提议,也让贾敬很是心动。
和史家不一样,宁国府借的七十万两银子,连当年的封条都没有拆,一直在公库里堆着呢。
无论是贾代化还是贾敬,都想把这烫手山芋给还了。
可说来可笑,古往今来,哪朝哪代也没出过这样有意思的事。
——欠债的先想还钱,还得要有契机。
而这次雪灾,也的确是个契机。
罢了!
贾敬失笑:又欠史老二一个人情。
然后,他就拿着奏折,到东宫去求见太子了。
他在圣人心目中的份量,哪里比得上太子?
听王柱说贾敬求见的时候,太子正带着六皇子和几个心腹,翻阅历年来朝廷关于雪灾的卷宗。
“贾敬?”太子从故纸堆里抬起头来,“他怎么过来了?”
王柱道:“贾将军说是有要事求见。”
太子皱了皱眉:“让他进来吧。”
宁荣二府一直是圣人的嫡系,太子一直不大愿意沾染。但正因为贾家是圣人的嫡系,太子对贾敬是轻不得重不得。如今人家难得主动求见,无论是什么事,他都得见一见。
所以说,也怪不得贾敬一直不得太子信重。
太子从一出生就是天之骄子,从来都只有别人捧着他的份儿。如今猛不丁有贾敬这么一个人,让他也得小心应对。那真是如鲠在喉,吞不下吐不出的,说不难受,谁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