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以为他是年纪小,记不住弟弟的名字,一边温柔地给他拍背,一边笑眯-眯地说:“政儿可是忘了?赦儿是你弟弟的名字。”
贾政反应过来,尽管心里惊涛骇浪,面上却不得不拿出一副恍然之态,“原来,弟弟叫赦儿。”
上辈子,他曾无数次抱怨,贾赦也不过就是比他早生了几年而已,就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切。
他也曾幻想过,如果他是嫡长子,贾赦是次子,那他一定不会像贾赦一样,得了爵位还是一辈子窝囊度日。
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的梦想竟然变成了真的!
他贾政果然是受上天眷顾之人。贾赦啊贾赦,这辈子,我有嫡长子的位置,又有母亲的偏爱,我看你那什么来和我争?
兀自幻想的他却没有看见,他想当然地以为会一直偏爱他的母亲,一瞬间看他的眼神十分凌厉。
史氏心想:这个儿子,果然和我不亲,竟是连自己弟弟的名字都记不住。
她深吸了一口气,把那股郁怒压下。
想想玉雪可人的小儿子,她脸上露出了充满母性光辉的笑容,对贾代善道:“那孩子生来便乖巧,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玩儿,不爱哭闹。”
上首的贾源一听便乐了,捋着胡须笑道:“这孩子,是个心大的。”
孙氏也高兴地说:“心大好。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指望子弟辛苦争功名,一辈子安安乐乐的,荣华富贵便少不了。”
这本是好话,也是许多勋贵人家对子孙的态度。
因为,这时候开国不久,勋贵们还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
老一辈们披荆斩棘地挣下了诺大的家业,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孙再像自己那么辛苦。
可是,史氏被孙氏磋磨地久了,心里恨她,自然听她说什么都不是好话。
史氏就觉得,孙氏这样说,是不想自己的赦儿太出息,以免盖过了贾政的风头。
她心里暗暗发狠:你不想让赦儿出息,我就偏要让赦儿读书上进。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养的孩子好!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新年快乐!
除夕和春节两天,都会有红包不定时掉落。希望大家踊跃留言,和作者菌一起快快落落过新年呀!无论心里如何想, 史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见公公婆婆夸自己小儿子,她就笑眯眯地听着。
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能回房去了。
果然, 没过多久, 孙氏就看在小孙子的面上, 免了史氏立规矩, 板着脸对她说:“行了,我这儿也用不着你伺候,回去好生照看赦儿吧。”
“多谢老太太体谅, 儿媳告退。”
史氏给公婆行了礼, 又朝丈夫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 退了出去。
等史氏一走, 孙氏就瞪了儿子一眼, 嗔怪地说:“就你知道疼媳妇儿。”
贾代善连忙起身, 亲手给老娘盛了一碗汤, 赔笑道:“儿子这都是和父亲学的, 父亲一向是极敬重母亲的。”
“咳。”无辜被殃及的贾源显示了自己的存在感,意在提醒儿子:你爹还在这儿呢, 你说话注意点儿。
贾代善笑容一僵, 就看见自己老娘似笑非笑的神情。
得, 这是前狼后虎, 夹缝求生啊。
贾代善只能两头赔笑, “老太爷, 老太太,吃饭,吃饭。”
孙氏虽不满于儿子太过维护儿媳, 却也不打算和自己的儿子过不去,便把此事轻飘飘放了过去,低头问贾政:“政儿还想吃什么?”
亲眼目睹了一场婆媳间的战争,贾政还有些懵。他甚至不明白,贾代善为什么要为了妻子得罪母亲。
但很快,他就被老太太的慈爱腐蚀,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了祖母的投喂。
******
史氏回了夫妻二人住的东大院之后,脸色便沉了下来。
赖大家的察言观色,见自家太太情绪不高,急忙转移她的注意力,你太太走了一个早上了,二哥儿必然是想太太了,要不要叫奶妈把二哥儿抱来?”
提到自己的儿子,史氏的神色果然缓和了下来,笑道:“快去,让奶妈把赦儿抱过来。”
“诶。”赖大家的应了一声,回头给小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福了福身,便小跑去叫奶妈了。
赖大家的扶着史氏进屋,小心地询问:“太太早膳想用点儿什么?奴婢叫灶上端来。”
史氏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还吃什么吃?我气都气饱了。明明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却和我不亲。这也罢了,今日里,竟然还学会设计那老虔婆给我脸色看了。”
只要一想起今日贾政故意怯生生地看着她,让孙氏给她脸色的事,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却一出生就被婆婆给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