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之重生之后_作者:松影明河(82)

2020-11-19 松影明河

许氏面色微变,虽碍于在贵人面前不能出声呵斥,但还是以眼神严厉地制止了自己的儿媳。

然后,玉娘就惶恐地收了声,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模样。

许氏叹了一声,赔笑道:“我这个儿媳,没经过什么事儿,性子烂漫了些。我往日总想着她年轻,不忍拘束,反倒纵得她口无遮拦,竟是在娘娘面前搬弄起是非来了。娘娘素来慈悲,还劳烦娘娘教她些规矩,让她长长记性,免得日后闯了大祸,不好收场。”

听听,这话说的,明明是上赶着让人处罚,还对人感激涕零呢。

纵然玉娘是那个将要受罚的,也不禁对自己婆婆叹服,觉得自己日后还有的学呢。

太子妃自然也不会真的罚她,只是象征性地让她回去熟读《女戒》。

既不罚抄,又不规定读多少遍,显然就是做做样子。

玉娘连忙跪地谢恩:“多谢娘娘教诲,臣妇日后必定谨守女德,不辜负娘娘一番期望。”

这个插曲很快就过去了,几人转头就说起了别的事。

但太子妃也不免思量:让隔房的侄媳妇都如此看不过眼,这史氏究竟是个什么品格?

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若是面对皇家,让皇家知道自己家不是那么完美,却总是利大于弊的。

要不然,上天真降几个完美无缺的圣贤下来,你看皇家敢不敢重用?

正所谓: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有王莽那么一个例子横在那儿,就足够警醒万世了。

因此,在玉娘告知了在宫中发生的事之后,贾敬就顺水推舟,让太子妃从宁荣两府的人口中得知:史氏是个不靠谱的。

当然了,荣国府那是真治家不严谨,才让太子妃的人套了话。

至于宁国府这边,就是贾敬人工给开的挂了。

而后,太子妃就把这事儿当笑话说给太子殿下听了。

太子隔日就拿这事打趣了贾敬,看着贾敬那张充满了无奈的脸,太子好笑之余,果然对贾家更放心了。太子妃这边的门路断了, 史氏自然是不甘心。

但太子妃是君,她是臣。便是身为国公夫人又如何?

如今六宫无主,太子妃掌管着一切宫务,只要太子妃不接她的话茬, 她又焉敢逼迫半分?

而这种君臣之别, 却更让史氏坚定了要送贾敏入皇家的信心。

也不知是巧合, 还是她心思太过外露, 让人看出了端倪。

没过多久,甄贵妃便通过甄家透出话来,说是为了巩固两家情谊, 想与贾家亲上加亲。

甄贵妃膝下有皇子两人, 九皇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 与贾敏相差甚远。且九皇子也还不到成婚的年龄, 子嗣更是遥遥无期。

因此, 九皇子是不可能的。

倒是十二皇子今年七岁, 比贾敏大了三岁, 十分合适。

史氏虽然遗憾贾敏不能做皇长孙妃, 日后母仪天下,但太子妃显然是不肯松口。

那就做个王妃也不错。

于是, 贾敬再从玉娘那里听到关于史氏的消息, 便是她每次入宫, 都会拜会甄贵妃, 且偶尔还会带上不过四岁的贾敏。

贾敬心头一梗, 险些没气笑了。

——他这个好婶子, 可是让他说什么才好呢?

贾敬可不相信,洞察朝局体察圣心如贾代善者,会没有叮嘱过史氏, 万不可与一众皇子走的太近。

当家的主母,自己没有主意自然不好。

要不然,该如何掌家理事,教导子女?

可是,若是像史氏这般,太有主意的,还不如秉性怯懦,什么都不敢呢。

至少,后者闯不出大祸呀。

贾敬隔天就去拜访了贾代善,叔侄二人好生叙了话。

贾代善自然是怒火中烧。

他都四十多了,才又得了这么一女,还是和原配发妻的嫡女,自然是怎么都疼不够的,又怎么舍得她嫁入皇家,与一众女子相争?

按照贾代善的预想,他将来自会在那书香门第里给贾敏选一个上进的。

一来,可以帮扶一下两个儿子。

二来,清流文臣大多讲究一滴血一滴精,只要正妻能生养,是很少养妾室的。

贾敬也不知道贾代善是如何与史氏说的,自那以后,史氏入宫,再不曾带贾敏同去过。

只是,史氏却也不曾断了和甄贵妃的联系。

一开始,贾敬还以为是史氏胆大妄为自作主张,但当他发现荣国府与甄家的过往比以往更密切了之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贾代善分明是怕日后太子事败,要给自己留后路啊。

该说他真不愧是天子近臣、圣人心腹吗?对圣人的了解当真非同一般。

按照圣人的尿性,太子能顺利登基的可能性还真是挺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