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养猫手札_作者:白孤生(158)

虞默默地在虞世南的对面坐下,“是柴令武。”

虞世南收着棋子的动作微顿,轻笑着说道:“原来是魏王殿下。”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需要打弯。

虞颔首,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都告知了虞世南。

虞世南呵呵笑道:“魏王怕不是要看太子的态度。”

至于为何太子待二郎如此,虞世南倒也没什么头绪。只是天上没有掉钱的好事,这反而需要警惕。

虞也是这般认为,魏王这所谓的道歉,到头来还是一个由头罢了。

并非带了点真意,就枉顾其中的虚假。

可他有一点不解,“今日哪怕魏王在试探我与太子殿下的关系,但瞧来却过于亲和了,总该有个缘由。那三月禁闭倒真的让魏王改了脾气?”

虞敛眉,这总归是奇怪的。

魏王再如何爱才,总不会真的礼贤下士至此。

虞世南瞧着虞那敛眉思考的冷静模样,轻笑起来,“怎就这么敏锐?无非是清了清某些不该动的心思,再不清楚,怕是得离开长安了。”

虞微动眉头,如此倒也是正常。他不过是刚巧撞上魏王要装乖的时候……就不知道是真乖,还是假乖了。

他看了眼虞世南,忽而问起了旁的事情,“我观长安城内,有风采与才子名头的人,多是世家出身。但从此前卢家等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这皇权与官场颇有不屑一顾的模样。只我看这官场,多的是世家林立,依旧如此。”

虞世南清楚虞向来是敏锐清晰的,只有些事情是他少了那日积月累的积淀,故而看不透而已。若是他再在这长安内多待两年,就清楚许多了。

“不过指的是山东士族罢,多少现在都是在吃着老底过活?魏晋隋朝都下来了,尤其是在前两朝常与皇家联姻,你以为他们当真看不上权势名利?”虞世南不假人手收拾完棋盘,慢悠悠地说道,“是朝廷圣人容不得,故而他们才‘看不上’而已。”

虞世南一旦点透了其中的缘由,虞便清楚这是何意了。

圣人从来都不满世家的名声远甚于皇家,就连在这眼下的重压下,朝中大官还是有人忍不住对山东士族的推崇,哪怕是偷偷地也要与世家联姻。

五姓七望的名声可谓是上达天听,下到黎民了。

圣人又怎会高兴?

思考清楚这点后,虞还是摇头,“虽圣人已经做出了这般的表态,但往后如何还是无法确切。世家不如以往,可他们的士族子弟要入官,怎么都比寒门学子简易得多。纵然不通过科举,仍旧是有其他的法子。”

纵然李世民想要压下世家的势力,可本身李姓就是从世家脱颖而出,而簇拥着皇室的长孙姓同样世家。再往下捋,刚正不阿的魏征让子弟与山东士族联姻,虞世南本身就是南朝世家的后代,杜荷是京兆杜家的子嗣……便是这么一顺,纵是虞的出身,同样都沾染着世家的味道。

世家林立,寒门又如何能出头来?

虞世南已经从虞的话中感觉到某种不妙的苗头来,他略停了停动作,细细地看着虞那沉静的小脸,“这样的想法,是什么时候有的?”

虞淡淡说道:“石城县。”

虞世南知道环境的不同会造就不同的性格来,如虞陟那等疲懒偷滑实则大智若愚的,也有虞这种看来寡淡内敛实则内有锋芒的,只是纵是如此,虞这透出来的意味,还是有那么一瞬间,让虞世南感觉自己已经老了。

年少意气啊!

他平静地看着虞,“科举,就是二郎认为的明路?”

虞轻叹口气,知道许多的事情在这位老者的面前来都是极为清晰的,“若是以眼下的科举来论,自当是不公平的。旁的不说,现在的科举虽然一年有几百上千人参加,偶尔有几人能侥幸通过,多半是家里有点薄产的。然这还得是因为上层诸多世家看不上眼这样的门路。”

他言至于此,低头吃了口暖茶,“若是他们看中了,以他们的家世与师傅,底层的人如何能拼抢得多?再不要脸皮地说一句来,若是我现在去参与考试,您信与不信,顶多三次,顶多三年,我必定是能中的。”

他的字迹就是他的招牌,他的名字同样是有力的佐证。

礼部下的科举考试压根无需糊名,光是虞的名字这么呈现上去,无论好坏,他便比常人先博得了百分的好感。再有圣人曾对他文章的夸赞……简直是白送上门来的好处。

虞一字一字地轻声定音,“这样的结果,我却是不要的。”

虞世南收敛了此前那轻松的笑容,沉沉地说道:“若要改变,谈何容易?”

他这二郎所说的不多,可他所想要的,却不仅仅是这科举的改变,他更想要的是如今天下局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