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养猫手札_作者:白孤生(430)

郑寿铉没有含糊,立刻点人去劝,尤其是各乡里的里正带头。

贺寿接到消息,就连夜冒雨深一脚浅一脚去劝了,县衙有专门辟了一处地方让人搬离。除夕至春日的欢喜浑然消失,县内惊慌担忧的气氛弥漫开,就算是县衙班房安慰也不能止。

“灾民要好生安置,不然等水灾褪.去,就可能蔓延开瘟疫。”虞坚定地说道,“事前的预防都不可省下。”

刘实再蹙眉,“你要如何处置?现在大多数役丁都被调去加固堤防,压根抽不开人手。”

虞淡淡说道:“为何要再寻人手?那些流民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的手指在县内的舆图上点了点,平静地颔首,“德化和永春遭灾,县内收敛灾民责无旁贷。然若是事事都我们承受,县内的负担也过重了。眼下灾民的吃食既是县内担着,那这营地如何收拾处置,也合该用起这批人。”

郑寿铉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虞,忽而点头,“此事就由你去做。”

虞欠身,“下官领命。”

刘实再没去揽事。

他自然看得出来此事的严重性,若是能做成自然名声大胜,可若是担不住,事后的追责更是麻烦。没有油水的事情,刘实再当不会去淌水。

而取而代之,他揽下来江边的一应事务。

郑寿铉看了他一眼,见虞没有反对,就点点头说道:“若你要做,那便去吧。”

等刘实再先行去了后,郑寿铉才对虞说道:“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怎还放手让他去?”刘实再是看出来这预防治水的名头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虞平静地说道:“若是他愿意认真做事,也不是坏事。既然想要做出点名气来,就需得花费力气去做,就单这点来说,刘实再是个不错的人选。”他在县衙内毕竟多年,在如何调动人脉这件事上,虞是比不得他的。

郑寿铉笑着摇头,“就算是如此,但前头的功绩都是你在做,这点我是给你记着的。”

虞默然欠身。

郑寿铉的示好无疑是在暗示虞,他们才是站在一处的人。

老六惊慌失措地守在营地外。

他的亲妹在早年嫁到了永春县去,虽然距离远了些,到底还是常有往来。德化县和永春县被水淹的消息一出,老六就着急得在初一清晨就进了县城,试图去灾民的营地外寻找人的踪迹。

可是营地外面有衙门的人看着,轻易不能入内。

他守到现在,已经是第五日了。只能看到有人进进出出,却不知道究竟事情如何,甚至还不知道里面的人如何,只能每日眼巴巴地守在营地门口看着每日被送来的流民,希望在里面看到自己熟悉的面孔。

只是老六一直没等到。

半下午,他总算是撑不住睡了两个时辰,等他醒来的时候,赫然发现营地内好似有了变动。原本营地都是被隔开的地盘,可现在隐约能看到有人来往,甚至还有些人是背着斧子锄头等东西,就像是要去做活般。

老六有点茫然地问着身旁的人,“这是怎么回事?营地放人进去了?”

身旁的人也是和他一样同病相怜的,在营地外守着,希冀能看到他出去做生意的兄弟,“下午的时候,衙门里不知道来了个什么官,还送来了一批工具,好像是要让那里头的灾民做事?”

他蹙着眉,“他们本来就是外面逃难来的,还要他们来做事,是不是有点太过苛刻了?”

老六道:“那个官儿是不是个高高瘦瘦,看起来没什么表情的?”

那人好奇地点头,“你认识那官儿?咱县内啥时候有了那样的官?”看着冷峻无情,怪吓人的。

老六突然咧开了嘴,笑得淳朴干净,“我觉得没事了,是虞县尉出面做的事情,肯定是好事。让他们去做事也好,你想啊,手里头有活,是不是就没力气想起他的了?”这是老六质朴的想法,若是现在是要春耕的时候,他就算再怎么担心,手里头还要去春耕插秧做活,这再难肯定也还会被分散心神去的。

营地本是一片乱糟糟的模样。

窝着的百几十号人都神情呆板麻木,偶尔还能听到啜泣声。吃喝与粪便等物都在一处,散发着各种异味。如果不是频频下雨,怕是还会更加脏乱。

县尉刚到,就强要人开了一处专门做五谷轮回之处,不可随意便溺。

而吃食之处另选干净的地盘,营地间开始搭起了遮风避雨的木屋,而所出都是石素做主捐出的一批陈年的木料。再加上县衙的仓房还是有点陈粮,暂时还是能够过活的。

而在营地的规划逐渐整洁后,已经过去十日。

而在这十日间,流窜的灾民人数逐渐增多。而德化与永春两县的情况也渐渐明了,当日德化县江水倒涌的时候明府正在堤上,德化县令直接殉职,顿时县内群龙无首,慌乱一片,导致受灾的民众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