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满仓媳妇虽然笑着,却难掩眼中的落寞,花盼盼也就没拒绝她的好意,何况虎头这么大正是需要磨牙的时候,不给他个木头块儿咬,他可是要咬人的。
之前的婆子花盼盼已经让她回去了,满仓媳妇就抱着虎头把姐弟两个送回去。
送到地方,离开时满仓媳妇还不住回头,满脸不舍的样子。
成亲多年她也没生个一儿半女,公婆虽然也着急,却也没逼过她,毕竟他们都是奴籍,生了孩子也是奴籍,世代都是要给人当奴才的,没有好的门楣可光大,生不生孩子倒没那么强的执念。
可到底是没有孩子,夫妻俩虽看着也恩爱却总是少了些什么。
花致远这回来庄子就没打算再回去,铺子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但总还是要有些跑腿的事情需要花致远去做,比如开业当天要请些人来暖暖气氛,送请帖就不能以章琴的名义来送。
冯县令,县衙的师爷,柳老爷等人都要送,镇子上的黄贺秋、梁里正也不能少。
给房府送帖子时,花致远是想让以章琴的名义来送,但之前她给房夫人送了两回帖子,房夫人都以太忙为由给拒绝了,章琴对与这位房夫人来往的心思也就淡了。
甚至花致远提议要给房夫人送帖子时,章琴都是不大愿意的,要说花家与房家原本也没什么交情,不过就是铺子是从房家手里买来的。
甚至因为买铺子之前还闹出一些不愉快,章琴心大,心眼却不大,尤其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一些事情很不好说,她就是觉得房夫人对他们家的态度很不寻常,打心里不想花致远与她走得近。
花致远倒无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可一旦与这个朋友来往会影响到家的和睦,花致远还是会注意的,更何况房夫人一个女人,风评又不大好,与她走得太近也怕惹来闲话。
不送就不送吧,免得送了再让人觉得是要贺礼。四月二十八,花记火锅鱼开业,一早起来鞭炮齐鸣,县令带着县衙众人一出现就让县城里很多人都见识到这间铺子的老板有后台。
县令没有空手而来,带的贺礼还是县令夫人亲手准备的,一见花致远就笑道:“今早我过来时我家夫人还说,开个点心铺子不好吗?咋就想开什么火锅鱼,她近来一日不吃弟妹做的点心就浑身不自在。”
花致远笑,“冯夫人喜欢回头就让我娘子做好送去,不开点心铺子也不会让冯夫人吃不到点心。”
冯县令哈哈大笑,笑过之后道:“说真的,前些日子城里几位夫人到县衙做客,都说那些点心好吃,还向我家夫人打听来着,若是你家开个点心铺子,就卖那些小点心,还有肉干什么的小吃食,生意也不会差了。”
花致远有些为难,“倒不是不想做,只是做这些小东西耗时又耗力,也太琐碎了,事事都要内人张罗,这火锅鱼就简单多了,她只要将酱料做好,别的交给旁人弄就好。”
冯县令也清楚这些,反正他家的点心都有花家给送,近一个月了,除了他家夫人说特别想吃的都没重样过,只是怕这样白吃白拿被外人见了说闲话。
就是平常收些孝敬,那也是悄悄地,哪有像这样隔天就送去一回的?所以这次来祝贺花家火锅鱼开业,他让夫人备的这份礼还是颇为丰厚的。
要知道平常县里谁家买卖开业,他要么派人送几句贺词,要么去也是空手去,去就是给了天大的面子,哪像今日这样还带贺礼的?
今日火锅鱼铺开业,早早就将食材都准备好了,共三间铺子,从中间打通了个月亮门,上菜时直接从中间院子过来,两边的门和院子则都上了锁,也防止有客人乱闯。
县令带着人来了,也不能让他坐在前面与百姓们一起闹哄哄地吃,花致远一早就在后院最里面的那处院子当中摆了三张大桌,桌上坐的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除了花致远下了帖子请的柳老爷,其余人则是冯县令派人去送的信。
还有从溪江镇赶来的黄贺秋与梁里正,这二人县令也认得,一个是因公事时常要到县衙办事的里正,一个是同窗喝过酒的黄贺秋,县令朝他们招手,直接将人叫到自己这桌,口中叫着贤弟,在县里这些大人物面前可是露了回脸。
早在与章家的官司过后,花致远就在县城里出了名,知道他家要开铺子,很多人都盯着这边,今日开张又引来不少人,闻着从里面飘出来的香味,很多人就想进来尝尝。
这里的人都极少喜欢吃鱼,可这味儿闻着太香了,不尝一下总是觉得会后悔,结果一进来,进伙计介绍大都点了招牌火锅鱼,虽然分为微辣、中辣、重辣,但味道吃起来都相差不大,一口鱼肉入口,不但没吃到鱼刺,肉质细嫩肥美,还带着汤汁里的香辣,真是太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