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_作者:小小桑(27)

2020-11-23 小小桑

“爹,睿睿馋肉了,我和你一同去,买点肉回来,还能帮着爹卖米。”

花盼盼高兴,她也想要去镇上,花致远去镇上卖米,她刚好可以搭个顺风车。

花致远笑,“是睿睿馋了,还是盼盼馋了?”

花盼盼也没不好意思,用力点头,“是盼盼馋了,盼盼好久,好久,好久都没吃过肉了,爹就带盼盼去买些吧,回来等爹收田时,盼盼天天给爹做好吃的。”

花致远心酸,他一直知道娘对这两个闺女不怎么好,可之前家里也时常吃肉,他真没想到闺女会说她好久好久好久没吃过肉,心里对花老太太的怨气又多了几分。

“上车,爹带你去镇上买肉,等卖了粮,咱们买多多的肉,闺女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花盼盼惊喜地欢呼一声,跳到车上,找个舒服的位置坐下。

花致远推着车,先来到村子里的磨房,花了二十文钱把一车稻谷都脱了壳,又重新装好袋,让闺女坐好,推着车就朝镇上去了。

出门前花致远给章琴炖了一只鸡,从夜里就炖上的,早上炖的肉都化在汤里了,喝着才叫一个鲜美。虎头要喝的奶也煮好了,也煮了一大锅粥。

算着时辰,他就是晚上回来,添火热粥这些事情花喜喜就会做,若花老太太拿乔,章琴和孩子们也不至于挨饿。

进了镇子,花致远在镇上最繁华的街道上找了个角落把车停好,粮食也搬了下来。

若说起旁的读书人别说摆摊子,就是家中做些小买卖都会觉得脸红,花致远脸皮却没那么薄,站在路边便开始吆喝开了。粮铺里的陈米四文钱一斤,花致远便七文钱二斤,买的多的三文钱也卖,也不指望能比卖给米粮铺多赚,只想着能和去年一样保本就成。

米都是在磨房就都按袋量好,一袋刚好一石米,不多时就有人推着车扛走两袋,零零散散也卖了一袋多。

花致远称平,花盼盼就跟着花致远旁边帮着收钱,账算得又快又好,把买米的妇人稀罕坏了,直说自家小子都没人家闺女聪明,上了一年多学堂,斗大的字儿还不识一箩筐,人家这虽是闺女,可小小年纪就会算账了,长大了不得了。

有认得花致远的便道:“那是,也不看看人家爹是什么,秀才都考得上,闺女会算账算啥?要是你儿子能有个秀才爹,估计文章都得会做了。”

看到秀才也要推着车来卖米,买米的妇人突然觉得自家儿子读不读书也没那么重要,反正也不是读书的料,就算花了大银子供几年,回来也跟这秀才似的卖了米,还不如眼下就不读了出来卖米,还能多几年经验,省得读一回书,再养出一身酸腐傲气,到时高不成、低不就。

妇人道:“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还真是这个理儿,读了一回遭,还是要出来卖米,回头真得和他爹说说,这书还是不读了吧。”

看着妇人提着米离去,花致远哭笑不得,却也没计较,这些年类似的话听了不少,可村子里送来他书塾里读书的孩子也没见少多少,最多就是学会认字算账就不读了。

家里也不指望他们学有所成,考个功名回来,能认字,会算账,不被骗就满意了,而他这里收的束脩少,没钱用东西抵也成。

他也不指望那仨瓜俩枣过日子,无非是不想村中后辈再受目不识丁之苦。

而这些年,因村子里的孩子大多都认些字,好田村虽还不富裕,但至少好田村出来的后生在外面做事,总能被人高看一眼,这年头,读书费银子,家里少有愿意送孩子去学堂的,一百个人里面也找不出一个会读书认字的。

一车米卖到下午晌就卖光了,虽然还没数共卖了多少铜钱,但沉甸甸的装了一大袋子,这一袋子装满怎么也得有近两千文,花致远原本还有些焦虑的心也安定下来。

果然不管到什么时候手里都不能缺了钱,不然心里真慌。

卖完了米,花致远推着花盼盼又在镇上转了一圈,给花盼盼和花喜喜买了两根漂亮的头绳,村里的姑娘都养得糙,也没几个舍得花钱给闺女买头绳,一般都是用布条自己打的,就是花盼盼和花喜喜的用的头绳还是章琴从前给买的,五文钱一根,每年也就过年时才舍得给买上两根,就是这样,每年买了都少不得要被花老太太唠叨一顿。

从前花致远没在意两个闺女的衣着,今日与镇上的小姑娘一比,就看出差别了,这些年,他也赚了不少,结果啥没剩下,自家闺女穿的却都是大人穿坏了改小的衣服,有几件还是花老太太穿旧了不要的。

村子里的姑娘都是这么穿,可放在自家闺女身上,他心里难免酸涩的厉害,他这个爹做得失败啊。这一趟下来,待父女俩从镇上出来时,花致远推的平板车上又满满当当的,除了买的几大块肉,还有几块用纸包着的花布,一块粉,一块紫,粉色是给两个闺女的,紫色则是给章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