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盼盼都说了不是,黄莺儿也不确定了,毕竟好些年过去,对乐彬的印象早就不大深了,花盼盼说不是想来就不是吧。
原本还觉得那人清贵俊美,这么一想哪哪都透着轻浮。
可那人若真不是乐彬,盼盼为啥好像逃似的躲着?以她的性子早就让人骂过去了。唉,多半是瞧着那少年长得好看,不大忍心骂吧。
回到黄府时,黄夫人正在院子里让人将给黄莺儿准备的嫁妆拿出来晾晒,顺便再过一下数。
黄莺儿的小弟也是十岁的大孩子了,围着嫁妆箱子打转,“娘,我屋里还有一套琉璃花瓶,也给姐装嫁妆里吧,嫁妆越多越好。”
“不必了,你姐的嫁妆够了,那套琉璃瓶子你留着摆吧,回头娘再去瞧瞧有什么好的头面给你姐再买几套。”
旁边的丫鬟将嫁妆过了数后道:“夫人,姑娘的嫁妆都是极好的,可还是再买些一般的用来打赏下人吧,这些拿来打赏太贵重了。”
黄夫人一拍脑门,“你不说我都忘了这个,明日你陪我出去瞧瞧,像那些银坠子,银镏子多买些。”
黄莺儿进来时刚好听到这句,“娘,买那个做啥?我又不喜欢。”
黄夫人一见黄莺儿就高兴,“也是枝桃刚提醒我了,你嫁过去以后婆家的下人得打点好,家里给你置办的嫁妆都太贵重了,拿来打赏下人怪可惜的,明日你和盼盼陪娘出去走走,买些便宜的首饰用来打赏下人再好不过了。”
“娘,真不用准备太多了,弟弟也不小了,总要给他留些家底,将来娶媳妇还要置产业都用得着。”
黄夫人欣慰,“你们俩啊,都想着别人,你弟刚还说连他屋子里的琉璃花瓶都给你装上呢。这你就别担心了,你弟那里还有,娘的嫁妆也留了一半儿呢,咱们家虽不比从前了,但该有的绝不会缺了你的。”
这还不比从前?花盼盼心里感叹黄夫人财大气粗。不说黄夫人的嫁妆有多少,后来黄贺秋当家时又从公中给她添了多少,就是当年从黄家分家出来后黄夫人带走的一百万两银票,就是在这宿县也称得上家底丰厚了。只是这件事除了花家之外无人知晓,黄家人也只当那些银票被黄贺秋带在身上,可能随着他落水不见了,也可能被他藏了起来找不到了,虽然生气也没办法。
开始几年还会来宿县找黄夫人麻烦,但近几年也不知是一下子少了一百万两银子,还是黄二老爷没有做生意的天赋,黄家的生意越做越差,原本溪江镇首富,如今连三流都排不上了,家里的铺子的卖的七七八八,更没精力来打扰黄家母子的生活了。
花盼盼这些日子留在黄府,除了陪伴黄莺儿,更多的时候是教黄莺儿厨艺,虽然没想着教出个大厨,但总要学会几道拿出去就让人赞叹的菜。
那些煎炒烹炸花盼盼觉得不大符合大家闺秀的身份,教她的都如何煲汤,再有就是一些素菜点心,黄莺儿原本是不爱下厨的人,这回学的都很认真,在花盼盼的教导下自己做出的东西给黄夫人尝过后,把黄夫人高兴坏了。
第二日,黄夫人带着黄莺儿出门去买准备打赏给下人的小物件,按说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她们亲自去,可黄夫人觉得闺女就要出嫁了,母女二人能像此时这样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很珍惜这样的时光。
花盼盼也想让那母女好好独处,也就留在黄府没有跟着一同去。
那母女二人出府后,花盼盼就坐在院子里的桂树下喝茶,也就想起昨天与黄莺儿遇到的人了,不由得笑了出来。
多年不见,乐彬倒是长高了,可为何比小时候还幼稚呢?
这是在大街上见到她不敢过来相认?
想到章琴送信过来让她在黄府多住几日,不急着回去,花盼盼就猜着多半是爹娘不想让她和乐彬相见,乐彬怕来找她被花致远夫妻知晓了恼怒他,就想来个街头巧遇吧?
还真是孩子气!
正想着,有丫鬟过来禀报,外面有个少年人求见花大姑娘,问花大姑娘见是不见?
花盼盼猜着那人多半就是乐彬了,昨日在大街上不好与他相认,今日人来了倒可一见,就让将人前面的小厅等候。
虽说乐家之前那些事情做的让她恼恨,但有些话总是要说清楚的。
她并不想巴结乐家,也请乐家把他们家别当回事儿,互不打扰就很好了。
乐彬想要的这种一家人亲亲热热的氛围,不该从他们家人身上寻找。
花盼盼整理一下衣裳就去了前厅。
黄家这处宅子买的极大,前后五进的院子,丫鬟仆妇就有三十多个,还有外面的小厮护院,仆人就有五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