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_作者:小小桑(407)

2020-11-23 小小桑

花盼盼早知花致远通透,不想没在官场混迹过的他也能把皇上的心思分析得这么透彻,若不是花致远说破,她都没想到这些。

不过,听花致远说完她也能理解皇上的心思,这倒也是好事,大不了火锅鱼铺子就以花家的名义来开,但账目花家不插手就是,到时皇上一高兴,他们家做别的生意也能得到更多好处。

如今只怕哪天老皇帝没了,被二皇子登基上位,他们家会不会没有好果子吃?

嗯,要么盼老皇帝长命百岁,要么盼太子别被二皇子算计了吧。

花致远见花盼盼听懂自己的意思,这才道:“你这次回宫,不妨向淑妃娘娘透露一些咱们家缺人的意思。”

花盼盼应下,到时淑妃把消息传回给皇上,皇上派人来经营火锅鱼铺子就更好了。

之后花盼盼又借着采买出了几回宫,待天气微微转凉时,几乎是一夜之间花家火锅鱼开遍了京城,原本并不被人喜爱的鱼一时间倒成了被人人乐道的美味。

很多人之前在泰石府那边尝过火锅鱼的,如今在京城里吃到,虽然价似乎贵了不止一倍,但味儿还是那个味儿,真是恨不得见人就夸。

从开业那日起,火锅鱼的生意就红火得让人眼红,可偏偏皇商的招牌让眼红的人没胆子闹上门。

花致远每日在几间铺子里来回穿梭,他有时都不大清楚‘自家’眼下到底有多少间火锅鱼,但十几二十间总是有吧?

这还不算京城外也开起的火锅鱼铺子。

但京城太大,那么十几二十间铺子分布开来并不会互相抢了生意,就算真抢了,抢的也不是花家的生意,他只管做做样子让人觉得火锅鱼就是他家的生意就好。

只是一时间京城周边的鱼价高了许多,本来因腥气太重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鱼,如今身份翻倍,家中有渔船的恨不得每天长在河上捞鱼。

而一些有庄子的人也开始在庄子里开始养鱼种菜,只为了能抢到火锅鱼供应这个美差,虽说晚了些,但只要火锅鱼的生意一直红火,他们养的鱼、种的菜也不怕卖不出去。

还有一些商人虽然不能明着打花家火锅鱼的主意了,但突然冒出的这个皇商,在让他们措手不及后,稍一思量就纷纷想与花家合作,哪怕只是沾个边,没准就能共同发大财了。火锅鱼开了一个月后,因天气淡凉,生意不但没有变差,反而越来越好。

而到了年底,京城虽不比泰石府那边冬日严寒,但下了几场薄雪之后,天一直都阴沉沉的,那种渗入骨子里的寒意怎么都挥之不去,这时候或一家人,或邀上好友,同去吃火锅鱼,就更感到通体舒泰了。

到了年底生意就更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哪怕工部赶制了大量的锅具,但因这种打着工部印记的锅在外面没人敢仿制,火锅鱼的生意更红火起来,大多时候不提前几天定席都吃不上,也就有很多人来租了锅子,带回去吃,但工部出品的锅还是供不应求。

当大箱大箱的银子被送进宫里,摆在皇上面前,皇上笑得嘴都要合不上了,感觉自己的身子都轻简了许多,若是每天都能让他见着这许多银子送进宫里给他过目,再送到国库里,他觉得心情一好,再活个十几年都不是问题。

皇上一高兴,指着其中两只箱子道:“这箱送去花府,虽说花家没在铺子里出多少力,到底方子是他们家的,总不能真亏了他们。”

皇上金口一开,两大箱银子被送到花家,花致远再次得到来自皇上的封赏,人都精神了,这几个月他也就偶尔去几间铺子瞧瞧,除了最开始几日,后来都是闲逛时逛到那边随便进去瞧瞧,不想皇上竟没忘了他。

这两箱银子虽不多,也就两千两,但这是皇上赏赐的,表明皇上没有忘了他家做出的贡献,比赚几万两银子还让他知足。

再有因着皇商这个名号,他又在京城开了几间点心铺子,点心也比从前卖的贵了几倍,可生意却一直很好很好,接下来他还想再开几间酒楼,借着这股东风好好赚份家业。

要不怎么说都爱做皇商呢,就是去了分出去的利益,做生意也比普通商人容易。

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怕有人眼馋他们家的方子非要买,不卖就害人了。

谢过赏后,花致远再次给那位送银子过来的大太监塞了几大块银子,把大太监高兴坏了,他跟在皇上身边也小二十年了,虽说是不差钱的主儿,但像花家这样得了皇上心又大方的也是多多益善。

看来还是得在皇上面前多提花家的好,到时皇上让他时不时跑几次花家,可比那些抠搜的给的孝敬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