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_作者:雨落窗帘(137)

2020-11-24 雨落窗帘

陆征能还要回家,于是便跟猴子分道扬镳,回到家陆征能给何夏这么多现金时把何夏吓了一跳。

陆征能赶忙解释。在得知龙腾电子厂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纯利润就几万块。当初陆征能不过是投资了一千块钱,到如今满打满算也没有三个月,利润就有八千块之高。

在这个万元户还会上报纸的年代,何夏现在感觉就特别不真实。

“真赚了那么多啊?真分了那么多啊?”

陆征能难得看到何夏这幅茫然的样子,只觉得何夏这样子很可爱,他摸摸何夏柔软的头发:“真的,我骗你做什么。”

何夏的眼睛刷一下子就亮了:“那我以后是不是都可以不用工作,每天就躺在家里等你分红吃吃喝喝就行了?”

做一条咸鱼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何夏是个有梦想的人。

陆征能失笑:“可以。”

何夏臆想了自己吃了喝喝了睡睡了吃的咸鱼生活,开心的笑了。

然而咸鱼是不能真的咸鱼的,何夏觉得如果自己真的咸鱼了,那她对不起她这一辈子的重生。

陆征能的假期结束了,他回县城找了大钱哥的施工队帮忙盖房子,托廖大娘帮忙监工后很快又出车了。

何夏教何弘超开始发面。

何夏想过了,他们在县城的房子盖好装修好,他们肯定是要到县城去住的,镇上的摊子肯定就不能摆了。何弘超如果学会了做包子,那镇上这个摊子就由何弘超来做。

何弘超学得很快,在六月份天气彻底的热了之后就能自己单独做包子馒头了。

何夏的肚子也开始像皮球一样鼓了起来,何夏把临街的店铺开了起来,每天让何弘超留一屉包子馒头在家在街上售卖。

街坊邻居们总会在何夏家这里买一两个馒头给孩子吃,也有不想做晚饭的人家来买馒头回去吃。

何夏在家闲着实在是无聊,便开始开发研究起了点心。

六月已经临近端午,何夏想起了做烧麦。烧麦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 也是后市每一个包子铺都有的一种小吃。各地烧麦的馅儿都有所不同, 但最多的还是糯米馅儿的。

糯米泡两个小时上锅蒸熟, 像炒核桃饭一样加玉米胡萝卜香菇肉末炒熟后将蒸好的糯米倒进去。烧麦皮一半用冷水和面, 一半用温水和面, 和成后将糯米馅儿包进去,半腰收口想口子形成一个花的形状, 最顶端放入胡萝卜雕成的星星装饰。

水开入蒸锅,蒸十五分钟也就可以了。

糯米不好消化, 何夏给陆奶奶拿了两个吃。糯米的口感发粘, 烧麦皮上沾满了炒糯米时沾上的油, 吃到嘴中嚼劲十足,满口喷香。

陆奶奶一边吃一边对何夏竖起大拇指。

何弘超回来, 何夏打发他把烧麦给彭文慧他们送去,回来时何弘超拿回来了一桶小龙虾。

晚上吃的小龙虾,因为现在怀了孕, 何夏也不敢吃太辣,于是她这会就做了蒜香的。

蒜香的小龙虾味道与麻辣的有着天壤之别。大蒜的特殊的味道将小龙虾的腥味全部掩盖,大家越吃越香, 吃到最后连用来做配菜的蒜蓉都没剩下。

何夏做好的蒜香小龙虾也是让何弘超送了回去的。他们送回去时彭文慧家已经吃了饭。六月份与五月份比起来已经清闲了很多,但依旧忙碌,焦黄的蒜与红红的小龙虾放在盘中,光闻着空气中那抹大蒜的香味, 想起龙虾肉的Q弹紧实, 他叫何树国去将何大伯何大娘叫来, 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说着小话,院子里面欢声笑语,院子外面的农田中蛙鸣一片。

六月份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各家各户种的果子都成熟了,镇上来卖果子的人多了起来。

彭文慧早在李子熟了以后就给何夏扯了一大包,又爬上家里后院的桃子树,把早熟的桃子摘了一小包来。

彭文慧拿来的李子大小不一,有的像乒乓球那么大,有的之比大拇指大那么一点,例子表皮是青的,吃到嘴里能酸掉牙。

这样的李子哪怕是怀了孕的何夏吃了两个也吃不下去了,但这病不能难道广大人民群众。

彭文慧将李子放在门边,伸手一关,就把李子挤碎了,她把李子放在搪瓷盆里,往里面加入盐巴味精跟一把糊辣椒粉拌了一下,李子就成了又酸又辣的美味佳肴,辣味跟咸味完美的将李子的酸掩盖了下来。

今年儿子女儿都在外面谋生,家里地里的活儿都压在和彭文慧他们的身上,给闺女送了东西,知道她现在的身体情况,她就回去了。

何夏劝她少种点地的话她也没放在心上,留不住她,何夏只能在家里搜刮搜刮,把父母爷爷能用上的东西让彭文慧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