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子村这边,青山他娘于氏托刘大爷去镇上买的猪肉点心终于在吃午饭之前赶回来了,于氏在院子里听到刘大爷喝牛的声,就放下了手里的绣活,理了理身上的衣服,这身带着暗色花纹的细棉布衣服虽然都做了好几年了,但从来只是家里有重要场合才穿,穿完了又会细心洗好放好,跟新的也差不多。
接过东西,寒暄了几句,于氏顾不得跟刘大爷再客套什么,拎着东西直接去了陈家。
“他婶子在家啊?”于氏站在门口客气地跟陈大刚的娘杨氏打了声招呼。
杨氏抬了抬头,看着于氏不闲不淡的嗯了声:“在呢,进来坐吧”
对于杨氏的冷淡,于氏就当没察觉一样拎着东西走到桌子前放下,招呼正在玩耍的虎子来吃糕点。“他婶子,咱们两家也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那我就直说了,我这次来,是打算替青山来向你们家大梅提亲的。你们也知道这两孩子从小一块长大,也一直很要好,现在他们年龄也不小了,要不咱们两家就把亲事给订下来?”
杨氏打心眼里不同意这亲事,自己家虽然算不上什么有钱的人家,但在村里也属于中等偏上,自己闺女虽然模样只是中等,但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哪能找个这样破的家庭,虽然青山是个好的,但家里的老屋都盖了几十年了,雨下的稍微大点屋里就得用盆接着,家里也只有两三亩薄田,上交完官府剩那点还不够一个人吃的,要是自家闺女嫁过去,那日子可怎么过啊。
杨氏冷着眼刚要拒绝,大梅就走了过来。
正文 第九十章 答应了
大梅背对着于氏,半伏在杨氏的膝头,微红的双眼紧紧盯着娘亲杨氏,眼里的哀求差点要溢了出来,虽然没有当着于氏的面开口自己的娘,但眼里的渴望还是让杨氏不得不咽下了刚要吐出的回绝的话。
虽然自己已经多次暗示明示过不同意把闺女嫁给青山,知儿莫若母,杨氏又怎么会不明白自己闺女的心思呢,此时看着大梅如此低姿态的哀求自己,杨氏一时间百味杂陈,这个闺女性子跟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模一样,如果强扭着不答应,真不知道她会做出什么。
杨氏看着眼泪在眼框里打转的大梅,心里重重的叹了口气,略显疲惫的双眼直直地看着于氏,半晌才道“就算我答应了你们家青山的提亲,但你们家想拿什么娶大梅?他大娘,咱们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邻居,你也知道我也不是那图财的人,但最起码的彩礼钱却是不能免。”
虽然自己家不缺那几两银子,但最起码的礼数却一样不能少,日后自己闺女嫁过去,万一让人拿这个说些不中听的,那自己心里更难受了。
于氏知道杨氏没有什么坏心眼,都是当娘的,自然都希望闺女能嫁得好人家,不用整日里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自己家情况自己知道,从前也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才一直拖着不敢来提,现在因着接了陈家挣钱的绣活,终于有了盼头,这才敢抬头过来张这个口。
此时于氏再开口时,语气里甚至带了几分感激,“放心吧,他婶子,再过两个月我和青山就来下聘,别人有的,大梅一样也少不了,这些天我给人家绣活也挣了不少银子,青山虽然没有别的本事,但种田是把好手,也有得是力气,现在一有点空闲就去钓鱼,这些日子也攒了些钱,更何况青山对大梅的心思都这么多年了,包管大梅以后受不了半点委屈。”
于氏说话时,杨氏这才认真的打量她,邻居多年,自然也知道于氏很少穿这件细棉布的衣服,现在为了青山和大梅的事,不仅穿了这件衣服还带了过年才戴的素银簪子,可见是真的用了心。
再听她这一翻话,要说不动容是假的,回头看看大梅含羞带怯的样儿,罢了罢了,自己再拦着只怕自己闺女就成了下一个枣花了。遂答应道“嗯,那等晚上大梅她爹来了,我问问他的意思,至于什么时候下聘,到时候再跟你们说。”
于氏听她应承了下来,顿时笑得眼都眯了起来,儿子的亲事定了下来,也有心思开起了玩笑:“我就知道你会同意的,都是看着这两个孩子长大的,谁舍得让两孩子伤心呢,毕竟咱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不是。”
杨氏想通了,语气也热络了起来,“他大娘你也别怪我,我就这一个闺女,我是舍不得她受半点委屈啊,咱都是当娘的,杏子成亲那会你不也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现在轮到我这样,你可不能为这个生我的气啊。”生自己气倒无所谓,关键不能因为这个让她对大梅有什么龃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