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时候刘大爷家正好女儿和女婿来帮忙给地里浇水的,刘大爷正愁没东西招待女婿呢,总不能都是青菜吧,再说刘大爷自己也好这一口,但村里很少有人敢下水抓说,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吃不上个鱼。大平说明来意,事情很快说妥当了,但钱刘大爷怎么也不收,毕竟,大平是村里数得着的好后生,都知道他家里的情况,自己又怎么好再收他的钱呢。
大平走后,陈雪玉便给那怪鱼开膛破肚,惹得陈王氏直呼:“这个东西不能吃啊,这是个怪物啊,人们都说吃了会死人的,你怎么敢啊你。”
陈雪玉解释道:“这不是什么怪物,这个叫鲶鱼。人家白秀才去州里的时候可是吃过呢,可好吃了,不信过会我做给你吃。”
陈王氏一听是白秀才说的,便半信半疑的没再说什么,陈雪玉在心里偷偷的乐,这就是名人效应啊,倒省了自己不少口舌。
陈雪玉把鱼的嘴剁掉,又把鱼头剁成好几小块,鱼身也剁成小块,用陈王氏烧开了的热水烫了一遍,自己跑到水沟旁边采了点茴香叶子,便倒锅里油,葱姜蒜爆香,又倒了些自制的黄豆酱,倒了点水,这才把沥好水的鲶鱼块倒进锅里,翻遍了几下,又加入了晒好的干红辣椒,摘来的茴香叶子,又倒了点米酒去腥,倒了很多水,大火使劲熬煮,浓浓的香味便出来了,陈雪玉把烙好的玉米饼撕成大块,放进锅里,简直就成了古代版的鲶鱼锅贴。
大平赶着牛车回来了,陈铁柱和二平也差不多时辰一起回来的。陈雪玉看着爹满脸羡慕的看着牛车,寻思着以后攒了钱也买头牛,又能种地用又能来回拉东西。
陈铁柱和二平洗了洗脸,大家坐在大杨树下,吃着鲶鱼锅贴,和陈王氏炒的豆角炒肉,喝着放了方瓜的稀粥,每个人都吃的很开心,尤其是鲶鱼锅贴,连剩下的一点汤底,都被大伙用饼子给蘸着吃光了。
看着院子里的鱼,想着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陈铁柱和陈王氏老脸上的褶子似乎都少了些。
第二天大平起的特别早,陈雪玉不放心,也跟着起来了,把大木盆和木桶的水往外倒了倒,用油布蒙在上面,用麻绳绑着,狠了狠心在油布上挖了两个洞,在旁的陈王氏心疼的惊呼:“你干什么啊,新买的油布剪了个洞,多可惜啊。”
正文 第十四章 去河边洗衣服
大平虽然心里明白妹妹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但还是不明白,都蒙上了,干嘛再剪个洞啊。
陈雪玉解释道:“这样鱼才能像我们似的自由喘气,不然还没到镇上,鱼都憋死了,卖不上好价钱了。”
陈王氏和大平这才明白,心里也各自惊讶,怎么这丫头突然懂这么多了,因为早上时间紧,也顾不上细问。
装好车大平急匆匆的赶着牛车走了,心里想着,昨天已经没去地里了,早点回来再去地里挑会水,二平毕竟年纪还小,长身子的时候可不能让他太累。昨晚听他睡觉一晚都没翻个身,怕是累坏了。
陈雪玉看天还早,陈铁柱和二平还有娘又去地里了,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陈雪玉想想还是算了,估计挑个木桶走个来回都够呛,只好又回床上眯了一会。
心里惦记着做饭,睡的也不踏实,很快便起来了,拔了些青菜,把外面的老叶子挑出来,切碎了喂鸡,嫩的留着做饭用,陈雪玉想着黄瓜长的差不多了,便去黄瓜架上看了看果然,有三四根都差不多了,这个时候生吃最好,陈雪玉没舍得多摘,摘了两个,剩下的让它再长长。
早饭做的饼子,糙米稀粥,舀米时陈雪玉看着陶缸底下剩下的一小点米,叹了口气,得赶快再想个赚钱的法子才行,不然连稀的能照见人影的稀粥都喝不上了。过会再炒了青菜炒肉,拍个蒜泥黄瓜就行了。
今天爹娘回来的比较早,陈铁柱看天有点阴,便寻思赶紧回来吃饭,今天不休息了,争取早点浇完麦子,花生什么的该锄草了。
匆匆吃过饭三人又去地里了,陈雪玉便让雪花在家看门,自己去河里洗衣服,小河也没个什么名字,要说有,最多也就是叫个洼子河。村里人几乎都到这里洗衣服,比在家里方便多了。
陈雪玉找了个有树荫的地方开始揉搓衣服,因为夏天的衣服经常换,所以陈雪玉也没带皂角,皂角可是个稀罕东西,夏天的衣服灰也不多,多搓几遍就差不多了,省下皂角洗冬天的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