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碧玉_作者:青木白梨(333)

2018-03-15 青木白梨

  “嗯,婆婆一直对我挺好的。”虽然有时候确实算不上好,但一想到自己早早便去了的公公,心里对婆婆不但不气,更多的却是满满的愧疚和心疼。

  陈雪玉转头对着那些看热闹的壮劳力道:“各位叔叔大爷,你们看这屋子加个顶再加上门窗最快要多长时间啊?”

  刚才那一幕大伙也都是看在眼里的,有心思灵活的早早在心里估算好了,“要是里面没什么讲究的话,最多三天就成了。”

  陈雪玉有些叫不上那人的名,隐晦地朝大梅看了一眼,大梅也很快小声提醒道:“他叫刘大江,是村里难得盖房子的好手,跟我二叔关系挺好的,我二叔跟我爹家闲时,跟他去镇上干过活,为人挺不错的。”

  “那就麻烦刘叔了,你张罗人干吧,工钱材料什么的你跟高大哥说就行,没什么别的要求,结实耐用快就行了。”陈雪玉也不犹豫,直接拍板把人选定了下来。

  刘大江顿时乐了,“嘿,你这丫头,有魄力,也不问问什么价就定了,就冲你这话,这事我给你办的妥妥当当的,绝不多挣你一文钱,也算是替村里人谢谢你给她们挣钱的机会。”

  “那就先谢谢刘叔了,对了,再麻烦你按着这个鏊子的大小支十个灶台,最好是能靠窗的。”陈雪玉又补充道。

  “没问题,我多找些人手。”说着朝站在张劲远不远处的高常道:“兄弟,跟我一块来看看这屋架子吧。”

  高常朝张劲远看了一眼,便爽快地应下了。

  趁那些妇人回家拿柴火干草的时候,陈雪玉拉了枣花和大梅进了堂屋,枣花的婆婆虽然没再出门,但也听到了门口的动静,一向浑浊的老眼竟然清亮了几分,主动给陈雪玉和大梅用陶碗倒了些热水,便默默地坐在了角落里。

  陈雪玉忙着教枣花怎么调煎饼糊,也没心思管她合不合群了,手把手的教她调好煎饼糊子已经是一柱香时间之后了,让张劲远把鏊子支好,这次鏊子正面垫了几块平整的石头,还可以坐一下,虽然最好是砌出个灶台更省力,但现在一时半会也砌不好,先凑合着用吧。

  陈雪玉解了披风,点了火,开始细心教她们怎么摊煎饼,手腕怎么用力,木片刮子怎么要用力均匀才能使煎饼厚薄一致,火不能太大,不然前面摊的糊子早早熟了,后面的糊子却刚摊上……

  一一把注意事项讲解给她们听,就连那些没选上的妇人也站在那里认真的听着,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把自己选上呢,先听着准没错。

  最后又让那选上的十个妇人挨个亲自动手摊了十几张煎饼,陈雪玉分别给做上记号,看着天也不早了,便让她们先回去吃饭,等下午再来看晾干后的成果。

  那些妇人刚走,陈力柱出去钓鱼也回来了,桶里拎了六七条鱼,听枣花说了上午的事,非要让陈雪玉几人在这里吃饭,陈雪玉想到那缸里仅有的一点玉米面和麦子面被自己调成了煎饼糊,摇了摇头道:“力柱哥不用了,我回家吃就行了,家里还有些东西没收拾,娘让我收拾一下就带回去呢,我就不在这儿吃了。”

  看到陈雪玉不在自己家吃饭,枣花和陈力柱失望的垂下了眼,大平和陈家帮了自己这么多,自己家却连一顿饭的恩都还不上,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陈雪玉看两人失望的模样,只好又道:“要不,给我条鱼带回去吧,家里光有菜,我回去再烧个鱼吃。”

  听到她肯要自己的东西,陈力柱顿时又高兴了,忙从桶里拎了两条最大的鱼用麻绳穿好,递了过去,张劲远道了谢接过鱼,便朝门外走去。

  把大梅送回家后,便换成了红叶赶了马车哒哒地回到了村头陈雪玉家。

  正文 第二百四十六章 高常的春天

  马车里,陈雪玉懒洋洋地躺在张劲远暖烘烘的怀里,一双柔若无骨的小手任他在手里把玩,刚才真把自己冻坏了,现在有免费的人肉暖炉,还自带端茶倒水的功能,一向亏待自己的陈雪玉又怎么会放着不用呢。

  张劲远捏过一块如意和合酥放到她嘴边,陈雪玉张口便含进了嘴里,顺带着还用那红嫩的小舌头舔了舔他粗砺的食指,张劲远呼吸一顿,看着那双恶作剧得逞嬉笑的眼睛,黑亮的眸子深了深,这小丫头莫非是在给自己那方面的暗示?想到此,张劲远呼吸又乱了几分。

  正在打算行动的时候,马车已经稳稳的停在了熟悉的大门口,张劲远恨恨的朝车窗外看了一眼,真是的,这路程也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