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黄河水量大幅度减少,于农业灌溉上有难。”
“水车呢灌溉啊,我大明人才济济,这么点小毛病都要写奏折,看看写的人是谁,扣他一个月的俸禄,也不动点脑子。”
“哎,小桂子你是不是没吃饭啊,念得这么没力气。”
“启禀陛下,贵州连降暴雨,淹了不少农田和房舍,百姓流离失所……”比之前大的朗朗读奏折声。
“不拨款,朕的小金库没钱,舍不得,朕可要拿来征战四方。在上面写,征集筹款,谁出钱,就记录,国家奖章,这样那些人傻钱多的乡绅地主肯定争着捐钱。”捏了一块小猪模样儿的糕点,一把扔入嘴中,一边感概道:“圣人之语果然没错,食色,性也。”
“哎,我说小桂子,刚刚朕的话语你可别直接写,要转化为书面语,什么是书面语你懂得吗?”
司礼监秉笔太监小桂子:“……”
陛下,这活儿奴才干不来,可以请求换人吗?
“陛下,首辅周延和周大人请求陛下广纳后宫,开枝散叶。”
苏舜卿一把喷了口中的黄豆糕。
“咳咳……咳咳……”
“陛下,陛下——”大太监刘英手忙脚乱的端来微热的茶水,待给帝王灌下之后,又帮其舒舒气。
“哎哟,这周大人是乐得清闲,给他屋里塞几个貌美如花的姨娘,看他还闲不闲,胆敢管朕后宫的事,手伸得位面太长了。”朱幼熙才十七岁,便是二十七没子嗣又如何。
一个半时辰过后……
某昏昏欲睡的帝王打了一个哈欠,一脸困意浓重的询问:“刘英,什么时辰了?”
可以传膳没,朕勤勤恳恳的批改了几个小时奏折,每日凌晨三点起床,用完午饭又工作一下午,晚上又工作到十点,算是勤恳英明的帝君了。
“陛下,申时五刻了。”
苏舜卿挥手让司礼监秉笔太监小桂子退下,刚准备开口传膳,电光火石之间一个模糊的身影从脑海深处一闪而逝。
“摆架……”顿了顿,她询问道:“对了,我新封的王美人住哪个宫了。”
“陛下,安昭仪现居英华殿偏殿,主殿娘娘是如贵嫔。”
如贵嫔……如花?
苏舜卿脑海深处的噩梦被呼唤醒来,她嘴角抽了抽,咽了口口水。
“什么偏远角落,明日儿起给朕把王……哦,是安昭仪了,把她安顿在永寿宫,跟贤妃一块儿住。”
“奴才遵旨。”
刘英不懂帝王为何要宠幸一个无权无势,只有几分姿色的小美人,可是帝王乐意,他们当奴才的自然要学会阿谀奉承,选择风向巴结,即便他是总管太监,皇帝身边一等一的大太监,都要时刻关注帝王的喜好,揣摩帝王的心意。
……
英华殿。
安昭仪得知这天大的好消息,幸福得快要昏过去了。
“难道我的宠妃之日要来了……幸福的日子,姐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娘娘……娘娘……”旁边的贴身丫鬟摇了摇安昭仪,担忧的说:“娘娘赶紧沐浴傅粉上妆……”
“不,不,我们要剑走偏锋,要清出芙蓉。”一般的宫斗都这么写的,要出其不意,一步步撩拨帝王,让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帝王尝试一下清粥小菜的爽利滋味。
某帝:不,不,美人你想多了,这后宫根本都没有大鱼大肉好不好,你看看如贵嫔,都这样了,你心里都没有一点儿数?
寡人有疾(十)
秋高气爽,银杏叶落,满地黄花堆积。
少年一身银铠,越发衬出容颜如玉,唇红齿白。
沙场秋点兵,为了镇压北方蒙古女真挑衅的战事,此行出发前往应州沧澜镇,共钦点兵马十万,五万兵马轻车简从先行,粮草已于月前押运往大同。
戚随云看了一眼喜形于色的帝王,颇为头疼,少年人的玩心上来了,朝臣怎么都拦不住。
“谁再拦朕,处以宫刑,你们这帮酸腐儒臣,别以为朕不敢动你们……”帝王此语一出,无人敢阻拦。
若是如此,那还好说,偏生帝王御驾亲征,还自封威武大将军,化名朱怡,不仅给了官职,还有俸禄,有模有样的,令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