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_作者:老衲不懂爱(311)

2018-03-12 老衲不懂爱

  有接受现实的讥讽道:“哼,一群可怜虫。”说罢又垂下头去,自个儿又何尝不可怜呢,寒窗苦读几十年,已经考了好多次,没想到还是折戟沉沙,罢了,罢了,这几次会试已经把他折腾的命都快丢了,还是回乡去当个教书先生吧,说不得还会教出个天才,到时候也算为自己正名了。

  这人带着艳羡的看了一眼周颐和赵宇文,多好啊,十几二十的年纪,就已经从会试中杀出重围。

  一直到下午,那群闹着去看榜单的都满脸绝望的回来了,很明显,他们的希望落空了,无论扒着榜单看了几遍,没考上就是没考上。

  当天晚上,客栈的大堂里坐满了失意人。

  “来来来,我们共饮此杯,考官瞎了眼,我们自己切不可妄自菲薄……”有人失心疯般大叫道。

  “对,对,我辈岂是蓬蒿人,朝廷不录取我等,是他们的损失……”

  这样的场景周颐每经历一次考试都会目睹一次,只是风水轮流转,乡试的时候这些人也是得意的那一撮啊!

  周颐知道今晚上客栈肯定特别吵,叹了口气,和赵宇文一起回了房。

  果不其然,晚上没考中的考生或在房间,或在庭院里撒了欢般,有的引亢高歌,有的放声大叫,还有人失声大哭,或是低声啜泣……

  总之各种各样的放飞自我。

  这时候没人去招惹他们,这些人正是意不平的时候,现在上去不是找揍吗!

  第二天起来,周颐眼底一片乌青,青竹也好不到哪儿去,哈欠连天。

  “少爷,这些人鬼叫什么啊,叫的再凶还不是没考上!”他抱怨道。

  周颐摇头,这样大的打击哪里是那么轻易能接受的呢!虽然他昨晚上都没睡好,但对这些人还是理解的。

  会试名次出来就是殿试,但殿试之前还有个复试,这复试其实也就是个形式,与殿试在同一天举行。

  殿试的时间是四月十三,也就是会试名次公布三天后。

  这期间,要参加后面考试的自然是加紧备考,都期望着在殿试上发挥出色,一举得到皇帝的亲眼。

  而没考中的,自然是包袱款款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四月十二这天,会试得中者都要去礼部报道,登记名册。

  周颐去礼部的时候终于见到了王家的顶梁柱,王举人的哥哥,任礼部右侍郎的王致仁。

  王致仁和王举人长得很像,都是方脸丹凤眼,不过皮肤倒是挺白的,看着是一位很儒雅的大叔。

  不知是看周颐和赵宇文名次考的好的原因,还是出于对同乡的照顾,这王侍郎给他们了很多关于殿试的注意事项。

  周颐和赵宇文自然是连声感谢。

  出了礼部,赵宇文说道:“周颐,你说这王大人对我们这般亲善,是不是看在同乡的面子上啊?”

  周颐摇头:“不知,可能都有吧。”可能有看在同乡份上的原因,但更多的可能是想拉拢吧,不知道这个王致仁有没有站队,他们这两只即将踏入官场的小虾米还是不要去趟这个浑水了,想到这里,周颐对赵宇文说道:“姐夫,要是王致仁表现出拉拢你的意思,你就尽量推脱。”

  赵宇文听了哂然一笑:“放心,这点儿眼力劲儿我还是有的,我祖父,大伯都为官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懂了点儿皮毛,再说,我有什么好拉拢的,这次殿试后,只怕不是在二甲末等就是在二甲中等,肯定不能留在京城,说不定就被打发到哪个穷乡僻壤当县令去了,我看那王大人意不在我,而在你啊。”

  周颐听了失笑,也是,他白担心了,赵宇文本就出自官宦世家,对为官一道自然被教导了些心得,这弯弯绕绕的看的多清楚!

  大越的早朝是在卯时,早晨五点,所以要上早朝的大臣们一般在凌晨三点左右就要起床,穿越大半个京城前往午门等候,当午门楼上的钟声响起时,大臣们就要排好队伍等着进入金銮殿。

  这时候还会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御史像探照灯一样对着这些个大臣仔细检查,若是有大臣仪表失礼,比如官帽戴歪了啦,扣子没扣好啦,大声咳嗽啦,都会被御史挨个记下,古人信奉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最基本的就是仪表要端庄。若被这些御史抓到了失礼之处,那你就等着这些专门的喷子把你喷死吧,保准喷的你日月无光,天地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