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感情的事本就说不通,不然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呢!
因为第二天要参加朝会,所以周颐早早的便睡了,第二天天不亮变起床,穿了朝服,青竹打着灯笼,主仆两个朝着午门走去。
路上碰到一些官员都是坐着轿子。
青竹羡慕的看了一眼:“少爷,你现在也是官了,怎么不坐轿子?”
周颐敲敲青竹的头:“你少爷我年轻气壮,轿子都是给老年人做得呢!”
青竹呵呵直笑:“少爷,你又逗我玩。”
周颐惊奇的看着青竹:“你现在竟然还知道我是逗你了。”
青竹瘪了瘪嘴“少爷,你别把我说的像个傻子似的好不好”
周颐摇了摇头,不再和青竹打趣,主仆俩加快脚程,不一会儿就到了午门,上次参加殿试的时候他到过午门,这还是第二次这么早到午门参加朝会。
到了午门,周颐拿过灯笼,便让青竹回去了,自己找到翰林院同僚所在,问候过了温曲,站在了队伍的后面。
这次和上次一样,来的轿子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直接将最前面的位置空了出来。
只不过这回落在最前面的却不是那顶青色小轿了,而是一顶八抬大轿。
周颐看见那轿子落了地后,后面的这些官员全都围上去打招呼,就连杨知文都不例外,杨知文看起来还是那慈眉善目的样子,一点儿也没有仕途失意的颓废。
周颐摇了摇头。在心里腹诽,都是戏精啊,惹不起,惹不起。
新上任的首辅大人邢景比杨知文年岁略年轻,但也在四十多岁了,他和杨知文是两个风格,杨知文笑眯眯的,看着就是一副老好人模样,而这个邢景首辅,却板着一张脸,让人感觉不好亲近。
打招呼的一些官员都有些小心。
温曲也去行了礼,至于像周颐这样的小虾米,那是连行礼都没资格的。
大约又等了一刻钟,午门上的钟声响起,官员们便排好队,从午门鱼贯而入。
到了金銮殿外,官员们整顿仪表,便有监察御史拿着本子过来了,他一双眼睛像x光线一样对着这些官员上下扫描一遍,凡是见着有失仪的地方,立刻冷笑一声,刷刷的记上。那被记了的官员立刻头冒冷汗,娘的,这个早朝只怕又不会安生了。
很快便到了队伍末尾,因为今天皇上特例,来了许多四品以下的官员,对于这些陌生的面孔,这御史检查的尤其仔细。
到了周颐这里,周颐对着这御史咧嘴一笑,特别善良可爱的那种。
可惜人家铁面金刚,get不到周颐的可爱之处,瞪着眼睛::“笑什么笑,身为朝廷官员,应时时为天下人做表率,岂能嬉皮笑脸。”
“记上。”
周颐秒收笑脸,尼玛,这家伙是哪儿来的老古董,这么不近人情,笑也有失仪态啦?
周颐运了运气,这时钟声又响起,进殿的时间到了。
大家鱼贯而入进入金銮殿,周颐自然还是排在尾巴尖上。
等大家排好队之后等了一会儿,便有太监尖利的嗓音喊道:“皇上驾到。”
前面隔着那么多人,周颐是没看见皇帝的,只是跟着一群人乌泱泱的跪下,然后三呼皇上万岁。
反正这一幕和电视里演的毫无差别。
走完这一行程,那太监又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显然今天就是一句屁话了,皇帝开朝会专门就是为了大羌使者的事情,怎么会早早的退朝。
“众卿可有话说?”崇正皇帝见大家都不出声,便沉了声音问道。
明摆着皇帝就是问大羌使者的事情,可这事怎么说呢,大家都是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人家来就是要钱的,现在皇帝问,无非是两个答案,给或是不给。
说给吧,显得没有骨气,说不给吧,又是意气之争,不给,难道等着大羌的铁蹄踏遍大越吗?
“好,你们没话说是不是,朕有话说,那大羌的使者又来了,来干嘛的?来要财物的!!!!”崇正皇帝似乎冒了真火,声音在偌大的金銮殿里带着怒气回响。
“你们一个个平日里说得好,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现在呢,正是到了分忧的时候了,一个个的怎么连话都不敢说了,啊!!说话啊!!!!”
“臣万死。”呼啦啦所有官员又跪了下去,周颐还不太熟悉这个操作,所以跪的便慢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