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_作者:老衲不懂爱(387)

2018-03-12 老衲不懂爱

  周颐便也不再废话,进了包间。

  像东方明这样不考功名,或者说没有考上功名的人,大抵都会将自己包装成心向乡野,流连山水的闲散人,以显示他们卓卓独立的姿态。

  东方明无论是文章还是诗作在仕林中都很有名气,很受读书人追捧。而传言,东方明最厉害的并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足智多谋。

  周颐轻轻荡了荡手里的酒杯,配合着东方明说了天气,说山水,说了山水,说诗词,他也不着急,倒要看看东方明还要扯多久才能说到正题。

  周颐不着急,但暗中观察他的东方明,见他始终一副谈兴很浓的模样,却急躁了,他出来可不是真的和周颐来谈什么山水诗词的。

  终于,东方明按捺不住了,他试探的问道:“周大人,不知您对这诸位皇子是如何看的?”

  来了!

  周颐疑惑不已的看着东方明:“诸位皇子自然个个是龙姿凤章,东方先生此话何意?”

  东方明身子前倾,小声道;“周大人,您智计无双,自然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草民深觉周大人也该为以后考虑考虑了。”说罢摸了摸胡子。

  “良禽嘛 ,我倒是可以自认,不过我不是太明白东方先生的意思,我为什么还要考虑,我不是早已经栖息在圣上的隆恩之下了吗?”

  东方明摸胡子的手一顿,被周颐说的一噎,这周颐到底是装傻还是真没有听清楚?

  “当然,圣上自然是要忠的,但周大人,之后呢,总有新枝换老木,这老木若枯萎了,您不得还要重新择地而栖吗?”

  周颐听了,淡笑,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而后才说道:“东方先生,不管老木新枝,周某人忠于的都只会是独一无二的主枝,私以为,这才是为人臣的本分。”说罢站起来:“今日的酒不错,不过我以后并不想再和东方先生喝酒了,今日的谈兴已尽,周某告辞。”

  周颐走出太白楼,回身看了看三楼,微微摇了摇头,几个皇子之间的浑水他可不想淌进去,吃不着荤反惹一身骚。

  东方明的背后是太子,别说张志京之事周颐还不确定是不是太子干的,就算不是,周颐也不会在崇正帝明显精力有余的时候,和任何一个皇子有纠葛。

  帝王家可不同于百姓,崇正帝本就多疑,现在他年老,对几个皇子越加防备,任何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看重的臣子和皇子走的过于近。周颐好不容易才取得崇正帝的信任,他又怎么会自毁长城。

  周颐并不想攀附什么从龙之功,毕竟选择错了,代价太大,当一个只忠于皇帝的直臣,即便新帝即位,就算一时不能成为心腹,但至少也不会被防备太深,周颐只要这样就够了,以后的都可以慢慢图谋。

  周颐还是小看了崇正帝,他并不知道,在他出太白楼没有多久,他和东方明的谈话便被一句不漏的呈到了御前。

  崇正帝端着脸看完,冷哼一声:“朕就知道。”几位皇子私下里的动作,崇正帝都知道个大概,不过这也是他有意为之,对皇子们私下拉拢人,斗得火热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周颐……”崇正帝轻嚼这两个字,带着笑意轻轻地叹一句:“倒是没有辜负朕。”

  今日若周颐与东方明的交谈中说错一句话,只怕等着周颐的就是地狱。

  他表现的越优秀,崇正皇帝虽喜爱,但也会比旁人有更多的疑虑。

  周颐还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出了太白楼,已近暮色,街边已摆了许多小吃摊。

  周颐饶有兴致的一一看过去,他喜欢这种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

  到了家,大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周老二手痒痒,正在大厅里刨一根木块,六丫在绣自己的嫁妆,王艳和六丫坐在一起,时不时和她说些什么。

  周颐进了门,见到的便是等着他的家人和温暖的灯光。

  周颐心里一暖,在周老二下首坐下:“爹,娘,我准备向李姑娘提亲了。”

  周老二闻言忙放下手里的木头,搓了搓手,喜道;“早就该去了,我和你娘都已经等了很久,不过见你每天都很忙,便没说。”

  王艳站起来,走到周颐身边,摸了摸他的肩膀:“我儿长大了,现在也要娶亲了……”一脸感叹。

  “六郎是儿子,就算娶了亲还不是和我们住在一起,又不像闺女,嫁了就是别人的人了,艳娘,咱们应该高兴啊。”周老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