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_作者:老衲不懂爱(391)

2018-03-12 老衲不懂爱

  这些家伙个个都是皇子,周颐态度又不好强硬。只得尽量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不论任何时候,都表明自己只终于皇帝的决心。

  如此才渐渐打消了那些人的缠磨,不过周颐这样的态度,心胸宽广的还好,若是稍微小气一点儿的,说不得就会觉得他不识时务了。

  周颐打发了这些人后,微微叹了口气,自从他步入官场,本来是想着韬光养晦,不冒头,谁想到阴差阳错间却不得不高调,他被人逼着不得不想方设法的抱崇正帝大腿,现在更是入了各位皇子的眼。

  周颐摇了摇头,即便现在看似解决掉了这些麻烦,但只要崇正帝信任他一日,他就不能真正的清静。但要周颐就此沉寂,不去想方设法的讨好崇正帝,那等着他的估计就是杨知文和邢景的联手打压吧。

  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步步推着他前进,到了现在,不管周颐愿不愿意,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第二天,潘思勰六十大寿,潘思勰是帝师,两个儿子都在朝堂为官,而且品级还不低,就连翰林院这样的冷清衙门,大多数人都要去赶着贺寿。

  正式的宴席是在中午,连皇帝都给潘思勰下了贺寿的圣旨,还特例允许去潘家贺寿的官员下午可以不用做衙,可以说是非常优待了,特别是对于崇正帝来说,更显得人情味十足。看来就算是天子,在这个尊师重道的时代,对老师也是不敢不敬的。

  周颐到潘家的时候,正赶上大太监念圣旨。

  周颐不得不又跟着跪了一波。

  潘家人接了圣旨,前院里搭的戏台便开唱。

  周颐带着青竹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了,有些兴趣缺缺的等着开席吃饭,毕竟他为了来吃宴席,可是连午饭都没吃呢!

  潘思勰的六十大寿,菜应该很好吧。

  周颐撑着下巴,双眼没有焦距的盯着舞台,脑子里却早跑了十万八千里了。

  “妹夫。”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周颐抬头一看,原来是李应壁。

  “咳咳咳……”周颐有些不知道叫李应壁什么好,而且这家伙以前还放狗咬过他,周颐这小心眼儿,可还记得清清楚楚呢。

  “应壁兄。”思索了一下,周颐还是叫了这么个称呼。

  “何必这么见外,你和我妹妹都定亲了,叫我二舅哥不就行了。”李应壁不知是缺心眼还是故意的,直接大咧咧的这么说道。

  他的话引起周围人的打探的目光。

  周颐,十七岁中状元 ,被分到翰林院,本以为会像其他崇正朝的状元一眼,在翰林院里修书到老,可谁想到人家就是有这样的本事,戳穿了大羌的阴谋,得到了皇帝的赞赏,甚至在元平府的贪污案的淤坛中全身而退,还一举拿下元平府过半官员,为朝廷带回来无数的奇珍异宝和一千万两白银,大大的缓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也使得皇上青眼有加。

  他才入朝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就从六品升到了正三品,这简直刷新了大家对升官的认知,都在私下里嘀咕,就算周颐是皇上的亲儿子,也没这么优待的吧。

  不管再怎么样腹诽,周颐是一个超超超级潜力股的事实,这是谁都没法否认的,不,周颐都不算潜力股了,而是真正的绩优股,真当红。家里有适龄闺女的,都在暗搓搓的想着怎么样才能把周颐变成自己的佳婿。谁想到这还没伸手呢,就被李府抢先了。

  不是传闻说,李将军家的闺女丑陋无盐,还是个母夜叉吗?周颐这样俊俏,前途远大的状元郎,就算是公主也取得,为何会与李府的闺女定亲?莫非是李将军那个黑铁汉子绑了周颐威胁他了?

  前院的都是男客,坐在周颐身边的有文官清流,也有什么公啊侯的,但这脑补能力丝毫不比女人少,顿时在脑海里演了一出,无盐夜叉捉俊俏夫君的大戏。

  周颐若知道这些人心中所想,只怕得大大的翻一个白眼;脑补是病啊,戏也是多!

  周颐摸摸鼻子,人家女方的家眷都这么大方了,他再扭扭捏捏的岂不是显得很没担当,他与李应茹定亲了是事实,叫李应壁一声二舅哥也没错。

  “二舅哥。”

  李应壁笑着在周颐身边坐下:“这才对嘛。”

  不得不说,将军府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虽然看着和一般的书生没有两样,斯斯文文的,但骨子里还是带着一些不羁的洒脱,李应壁这样的气质也让他比一般书生看着多了一些男子的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