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_作者:老衲不懂爱(416)

2018-03-12 老衲不懂爱

  周颐虽是在说自己,但稍微有点理解能力的人都知道他是在讽刺杨知文一众阁老们,崇正朝在他们执宰下国力日渐衰弱,本来就是他们的能力不行。现在却让他一个大学士来想法子……

  杨知文自有唾面自干的本事,这点讽刺,毛毛雨啦,他笑容丝毫未变,亲切无比的说道:“无妨,无妨,都是为皇上和朝廷办事,哪里有什么逾越!”

  周颐点点头。

  便看着杨知文道:“扬阁老,若不如此办,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法子吗,若有,杨阁老大可以说出来,各位大人,你们说是不是?”

  “杨知文,你有何说法,尽管讲来。”崇正帝冷着脸色说道。

  杨知文身子一僵,他能有什么法子,他当宰辅这么多年,自然清楚现在想要改变大越的境地,除非大范围的改革,但是改革,便会触动大部分人包括他自己的利益,他没有那个勇气,也没有那个雄心。

  杨知文一脸惭愧:“微臣无能,请皇上责罚!”

  崇正帝便哼一声:“既然没有办法,那就先听周卿将话讲完。”

  “是。”杨知文本想逼着周颐许一个准话,比如若兴了商业,税收没有增加,或是给朝廷带来了麻烦,周颐就要承担责任,这样那样的,却不料周颐比泥鳅还滑不溜手,一个反问就将他坑了进来。

  “皇上,诸位大人,大越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不此变就要彼变,既如此,我们不若试一试,若一味的惧头偎尾,只会把大越拖进无尽的深渊。”周颐砰的一声跪在地上:“请皇上定夺!”

  崇正帝看一眼众臣,“各位卿家可还有话说?”

  底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埋下了头。

  他们倒是想问问周颐说的如此信誓旦旦,若失败了,他又该如何承担责任,但看着他连杨知文都一口撅了回去,便知自个儿的战斗力实在不如。

  而且也怕他问一句,若不如此,还有什么法子,若因为自己的多话,让周颐再扯到要改革田税,那只怕自个儿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既如此,那就按一开始说的办,朝廷成立商业部,人员机构比设六部,但比六部次一品级,周颐任商业部部长,兼任翰林院大学士。退朝!”

  “退朝!!!”太监奸细的嗓音响起。

  “恭送皇上”

  崇正帝走了后,周颐走出大殿,轻轻嘘了口气,不管怎样,这场恶仗他终归是打下来了!

  一开始不提改革田税的理由也就在这里,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周颐慢吞吞的在前面走,后面跟了一串儿朝臣,对着他的背影窃窃私语。

  杨知文身边围绕着几个官员,看着周颐狐疑的问道:“杨阁老,您说这周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下官怎么看不懂呢,兴商业真的有他说的那样大的效果?”

  另一个嗤一声,“别看他说的冠冕堂皇,我看啊,他八成是觉得翰林院没有权势,这才姓方设法为自己揽权利呢,你看,这不就被他谋得了一个什么劳什子商业部部长吗,从古至今,都没有为商人开一部的先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杨知文摸着胡子微微摇了摇头,他也看不懂周颐走这一步的理由,而且还差点把朝廷上大半人都得罪了。

  莫非真是为了揽权利?但杨知文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凭皇上对周颐的看重,他升官只是迟早的事情。若是为了官位,何必把自己这么大张旗鼓的推上风口浪尖?毕竟周颐就算在殿上没有应承什么,但可以想象凭着他今日的强势,只要后面稍有差池,肯定会有许多人对他落井下石!莫非真像周颐自己说的,他是为了大越谋一个出路?

  杨知文当官这么多年,自认非常善于揣摩人的心思,但自从遇上周颐,似乎全都没有了用处,不论是动机还是手段,周颐总是显得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

  看不透啊……

  同样在讨论周颐的可不止杨知文,邢景和他的心腹也不例外,还有太子,二皇子,其他人……

  周颐走出皇宫,准备回家,迎面却遇上了佟葆保一众人。

  这家伙一见到他便猛招手:“周颐,这里,这里。”

  周颐摸摸鼻子,向着一众纨绔走近。

  今日的队伍,除了往日的铁三角外,还多了一个人。

  佟葆保拉着周颐兴冲冲的解释:“这是张廷兴,他父亲是张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