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_作者:老衲不懂爱(453)

2018-03-12 老衲不懂爱

  温夫人伺候这温曲脱了衣服,二人上了床,温曲躺着叹一声。

  温夫人听他语气里有惆怅,忙问怎么了。

  “你还说人新儿不该娶儿媳妇,但你知不知道,周家那边去的朝廷上的同僚们,比我们这边多一倍都不止。”他为官多年,一辈子都呆在了翰林院里,确实和官员们来往的不那么密切。不过,周颐只入朝大半年,这人脉就已经比他还广,想来多少还是有些唏嘘。

  温夫人坐起来:“老爷说的当真?”

  “自然不会有假话。”温曲也披衣坐了起来:“所以我说,这门亲事并不像你说的是周家高攀了,往后周颐只怕会更出息。”

  “我又没说周颐不出息,不过儿媳妇到底只是他姐姐,这姐姐和女儿哪里一样,等周颐娶了妻,这姐姐终归还是外人。”温夫人小声道。

  温曲看一眼温夫人:“夫人说这些做什么,我们家又不指着攀龙附会,难道你还希望儿子娶一个高门贵女,指着岳家来提携不成?”

  温夫人便说道:“不然呢,老爷你为人刚直,新儿要是有人扶持,自然走的更好。”

  “夫人呐,打铁还要自身硬,新儿若有出息,他自然会出人头地,看看周颐,人家有什么,但无论是学问还是做事,连我都敬佩不已。儿媳已经嫁到咱家来了,你可别让人瞧出什么来。”

  “知道,我又不是什么恶婆婆,除去她是农家姑娘这一点,其他地方我也挺满意的。”温夫人说了一句,便扯开被子躺了下去。

  温曲看着温夫人的背,笑了一声,也躺了下去。

  六丫出嫁,虽然只是少了一个人,但家庭却仿佛冷清了许多。

  王艳时不时就哀叹一声。

  周老二和周颐见她整天愁眉不展的样子,便轮番劝着她。

  每次嫁女儿,王艳都要经历这般情况,父子俩做起来倒是驾轻就熟。

  第137章 商人来京

  六丫三朝回门,看温新和她那不经意间情意流转的样子,周颐就知道她的新婚日子过的不错。

  王艳拉着六丫去了屋里说私房话,周老二则和周颐陪着温新说话。

  “明年的乡试,姐夫会上考场吗?”周颐为温新把盏,温和的问道。

  虽说周颐是温新的小舅子,但周颐的光芒太盛,十七岁考取状元,现在更是在朝廷上混的风生水起,温新就是做梦也不敢做的如此夸张,所以在周颐面前他是有些拘谨的。

  见周颐为他把盏,忙自己把酒杯举起来:“ 不错,虽然把握不是很大,明年的乡试我还是想勉力一试。”

  “姐夫的学问自是出众,定能折得桂冠。”周颐举起酒杯和他碰了碰。

  温新被周颐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我那点微末道艺在小弟你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周颐便笑笑:“我也只是运气好而已,若不是承蒙皇上隆恩,我也只能是二甲而已。若姐夫不嫌弃,咱们可以互相讨论讨论文章。”

  温新闻言大喜,周颐说的客气,说什么互相讨论文章,事实上周颐都可以当他的老师了,连他爹都夸赞周颐的文章天成。

  周颐倒没有觉得自己的文章有多么了不起,他能教给温新的也只是考试技巧而已,其他的软件还是要温新自己去填充。

  “怎的未见嘉弟?”温新有些奇怪的问道。

  “他在书院呢,明年也得回乡参加院试。”周颐笑着答道,周嘉已经考过了府试,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已经算很了不得了。

  温新听了叹一句:“我参加院试的时候已经到十四岁了。”这兄弟俩可真厉害啊。

  周老二坐在一边,一脸的语荣有焉,虽然他是没什么出息,但他养了两个好儿子啊,这也算了不得的本事了。

  酒席过半,青竹忽然凑到周颐耳边:“少爷,韩老来信了。”

  “当真?”周颐惊喜的站起来,他与老师虽然经常通信,但由于路途遥远,收到信都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他到了京城大半年,和韩相如的通信也不过两三回。

  “爹,姐夫,你们先坐坐,我老师来信了,失陪一下。”周颐对着周老二和温新说了一句后,立刻站起身。

  周老二知道韩相如对于周颐的意义,闻言忙点点头:“你去吧,这里有我呢。”

  待周颐走了后,周老二才对温新说道:“韩老是六郎的老师,六郎能有今日的成就,多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