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孩们虽然精力旺盛,可到了晚上也受不住,把他们全都赶回房间里,看着他们躺下歇息,赵恒才同江元一起坐在堂屋中守岁。
远处的爆竹声传入耳中,两只狗崽窝在他们脚下。门口还挂着红灯笼,不知何时起,屋外突然下起了小雪。
第一声鸡鸣响起,村子中慢慢恢复了往前的热闹,人声渐渐多了起来,家中的人也陆续醒了。旧岁已去,新的一年开始了。
他们没什么需要拜的亲戚,除了去几个要好一些的朋友家里,其余便没什么了。江元在村里一趟。
得知张桥如今还在外面没有回来,客套了几句,留下带来的礼物,赵恒和江元便离开了他家里。
年节几日,他们没什么事情要做,整日窝在家里打打雪仗堆个雪人,这是一年中最为开心且惬意的日子了。
江阿母有时候会问他们何时要个孩子,赵恒也就搪塞过去,他对江阿母说:“等过几年再说吧,现在我和元哥儿年纪都不大,也不着急的。”
他主要是怕,怕元哥儿身体受不住,他现在还小。而且这年头,生孩子就是跨鬼门关,他不想让元哥儿受这份苦。
江阿母无奈,便只能暂时放下这个问题,反正家里还有其他小孩们,已经够他们忙的了,再过几年,也好。
第90章
过完年节,街上的店铺和摊子都重新开始授课了。又一顺也同往日一般,开门迎接食客。
刚刚开始专心让学子们准备科考了。而赵恒的又一顺对他们来说已经十分重要,他给书院重新制订了更合适的食谱。
科考毕竟是一等一的大事,吃食这方面自然不能马虎了。而又一顺给他们的食谱,书院也十分相信和满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如此直到科考临近的时候。整个芝兰镇都对这三年一度的科考十分看重,若是他们镇上出一个举人老爷,那是多么长脸的事!
不过赵恒倒是没过于关注这方面,现忙着做吃食呢,只见他手中活计做完以后,便抬头对江元道:“元哥儿,你站在门口做什么?”
不知何口叫他,他才恍然回神,对他道:“怎么了?”
“没事,门口风大在虽然已经春,不过总归还是比较冷。
尤其是门口连着鹊桥街,街上平坦空阔,因此风就要大一些。这冷风一吹,或许就要生病了,赵恒这么想着,这才开口叫他进屋一些。
“哦。”江元听话的往里坐了坐,继续看着外面发呆。这时候年节的气氛还没有过去家都亮着红灯笼,一派祥和的氛围。
下了些小屋加了件衣裳,而后在大堂处擦擦洗洗。
桌子已经很干净了,他还是拿了干抹布擦擦桌上的灰尘。
“元哥儿?”赵恒放下手中他拉过来在自己身边坐下,问道:“你怎么了?今日怎么好像心里有事?”
“唉,”江元叹了一声,继续道:“我是在想科考的事情。”
赵恒不解:“科考?”科考同他们有什么关系?
看他模样,江元已经事,但凡家里有一个念书的人乃至一个村子,一个氏族的大事。”
“我在想,这几天折兰书院开考试,我们也该对吃食这方面上些心。”
之前的饭食,都是在这里坐好了在送到折兰书院中的,路上虽然保存的比较好,但是总归也不如刚出锅的热乎新鲜。
但若是在折兰书院中的路程又有些麻烦与浪费时间。他一时之间想不到什么解决的措施,这才一直发呆。
明白了他的意思,赵恒爽朗笑了笑,对他道:“元哥儿你费心了,我已经应对了。”
“如何?”
“找个人折兰书院做吃食不就行了?”赵恒一边说一边点头,一边想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你看,我们在铺子里忙,那雇个人折兰书院一趟,按照我的方法和配料,怎么也能做个八九不离十,味道自然差不了。”
“这也是个办法。”若是只按照配料和最基本的制作方法,倒也不用担心方子泄露的问题。
解了他纠结一天的心思,江元心里豁然开满满,他道:“我得去看看还有没有多余的布料了。”
天渐渐暖了起来,应当要准备单衣才是。自己和赵恒年纪都不大,因此这个冬天还长了些个子,之前的衣服有些许的不合适了。
看着他风风火火跑进后院屋里,赵恒就没想着叫他回在街上还没几个人出来逛街玩。
他们平日里忙惯了,年节在家无事可做,实在无聊。这才在年节过后早早开家都还忙着过年,竟没几个人在街上。
关了门,赵恒收拾了大。后院的两个房间很小一间。
现下他们在镇上又租了个院子,虽然距离这里有些路程,不过比大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