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开饭馆_作者:日落长空(80)

“对对,就是他!”江阿母越想越好,脸上都带上了笑意:“这后生的名字,我记得是叫钱会。”

江阿爹“吧嗒吧嗒”抽着烟,点点头:“是叫这个名字,怎么了?”

江阿母轻轻拍他一下:“你忘了?这孩子无父无母,从小到大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他一趟去。”

江阿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江阿母,不解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做什么?”

“你傻啊,他不介意来咱家过日子呢!”

如们也不用担心元哥儿以后受委屈,把人放在们做父母的也能放心些。

“他是入赘,放在村里是要被人嘲笑的,一般人家若不是吃不起饭了,是绝不会让自家儿子去别家当上门女婿的。

更何况还不是女子,若是当了一个小哥儿的上门夫君,多嘴的婆子定然会说三道四的,江阿爹觉得那小伙子八成不愿意来自家过日子。

一个正当壮年的汉子怎么可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江阿母看他知道?咱家元哥儿长得好,人又勤快,又是咱家唯一一个孩子,以后咱们家里的东西不都是留给元哥儿?有什么配不上他的?”

“说的到倒也是,咱家没什么钱,但,大不了以后就把他当成自己儿子,只要对咱们元哥儿好,我是怎样都行的。”

江元在屋里隐隐约约听见了阿爹阿母说的话,心中也不太好受,他还是不愿嫁给那人,他们都不认识怎么能成亲?

可到底,江元还是没阻止阿爹阿母,总之往后都是要嫁人的,不是他说不嫁就不嫁的事情。

江元心中烦闷,还莫名透着一股心慌,他床上,用被子捂住自己的脸庞,闭上眼睛不去想这些事情。

……

这边赵恒一边做着手中的活计,一边越想越着急,元哥儿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了,他好好相看人家。

元哥儿是和他不再来做工,赵恒心里还有点不舍,毕竟元哥儿这样的,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元哥儿那么好的人,得是多好的汉子才边适龄的汉子都提出来好好思索了一番。

刘孙?不行不行,他个兄弟姐妹,元哥儿嫁过去定然会受苦受累的。

于石头?更不行了,听张桥说他那人懒得不行,走两步就喘,还爱占小便宜,这样的人配不上元哥儿!

等等,张桥?他今年正好十七八岁,刚好是和元哥儿差不错的年纪,江阿爹和江阿母不会相中他了吧?

不行!更不行了!张桥老实诚恳,还有着一把子力气,是个勤快汉子,但们成亲,定然会起争吵的,不合适不合适。

赵恒数着指头把他是没找到能和元哥儿相匹配的人。

元哥儿的夫君,定然要是很好的人,首先一定要诚实守信,这点都做不到的话,这汉子定然也不是个什么好人。

其次家里不能有太多兄弟姐妹,不然以后容易起纷争,元哥儿那样一个不争不抢的性子,怎么可能争的过?最后还不是得元哥儿受委屈?

再次来说,他的夫君一定要专一,要对元哥儿好,要有能挣钱的本事,可一直受苦受累。

在妻四妾都是正常的,但元哥儿的夫君以后就是发达了也不能娶别的姑娘小哥儿。

这么一算,能做到这些的人,在来说,元哥儿性格好,又勤快,大河村里就没能有那样好的汉子能够格娶他的。

把东西收拾好了以后,赵恒把之前的吃食装好,出门去一家一家给邻居街坊送过去,张桥家里离得最近,自然是第一个到的他家。

张桥没在家,赵恒心里记着元哥儿的婚事,一想到元哥儿的阿爹阿母有可心里就对张桥有些奇怪,实在是想不明白是什么,索性就不去想。

把吃食送了张阿母以后,赵恒又去了下一家,如才坐下喝口水歇了歇。

第二的生意今日被马张氏搅和的够呛,只希望以后开了店面不再出现这样的人了。

他床头开始数钱。钱匣子是他特意去了铁匠铺子里定制的,四四方方的铁皮盒子,外头还带了一把小锁。

赵恒辛苦了这么多日才攒下这些钱,自然对钱财看的比较重,打铁盒子也是怕被别人偷走了去,这下带上个锁行哈会更安全一点。

拿了钥匙,赵恒把铁皮盒子打开,露出里面装的满满的银钱,里面的钱财很碎,有铜钱,有碎银子,也有他去钱庄兑的银票。

把这些全倒在床铺上,赵恒从旁边拿了一根线,把手边零散的铜钱穿成一串,这样的一吊钱攒多了就能拿去换成碎银子,碎银子攒多了就能拿去换银票金银之类的。

算了算,这些钱也不算少了,除去各种零用和本钱,现下他十两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