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不见的高颖,如今正跟着人流走入殿中。
谢嫣上次见她的时候,虽然高颖打扮得温婉得宜,只不过她兴许也未将赏菊宴上的青年才俊放入眼中,是以三分恭顺温婉之余,更夹杂着七分专属武将之女的明艳大胆。
今日倒是奇了,她难得低眉顺眼走在人群中,衣裙是素淡雅致的月白色。上有婉约芍药爬满裙摆,袖口宽大而柔软,腰间松松系着一根妃色宫绦,衬得腰身匀称纤细,不堪一握。既有少女的纯真娇俏,又不乏明丽活泼。
高颖乌黑发丝被挽做一个莲花形状,里头还簪了枚莹润生光的花冠。花冠上镶嵌的宝石,饱满如要开不开的花蕾,险险在冠顶摇晃,快似坠落。
她微垂着脖颈,髻上簪着的流苏便柔柔扫过她紧致细腻的颈项间,举手投足间皆是说不出的雅致。
高颖不曾精心打扮过,谢嫣也不晓得她竟还有这般温柔端丽的时候。
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高颖猛然转过头来。
因着她们俩先前遭君锦玉摆了一道,彼此照拂间,都渐渐生了同袍之谊,谢嫣旋即对她绽出一抹笑。
高颖有些欲言又止地凝视她片刻,末了又装作与她不相识的样子,偏头避开她的目光,与身旁一个约摸十四五岁的锦衣小姑娘,极有兴致地攀谈起来。
谢嫣:“……”
春芷立在谢嫣身边,早已瞧见这一幕,她撇了撇嘴,不大赞同道:“高小姐上回不是还与您相处甚欢么,怎的就忽然翻脸不认人?”
谢嫣细细翻着记忆,琢磨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了她,竟是变脸如下雨,连个好脸色也不肯施与。
她陡然回忆起,先前那个半路上无故出现、张口闭口肆意污蔑他们的纨绔子。
“虎贲将军的嫡子”、“定安侯的妻兄”,这几个字分开不算起眼,可要是合并在一起……
谢嫣指尖一顿,这样来看,若此人乃高颖的胞兄,那么高颖待她的态度变得如此冷淡,倒也不算有多稀奇了。
她转动杯盏,思及那句“妻兄”,一时间微微有些失神。
正如谢嫣始终猜不透,容倾隐姓埋名潜入锦亲王府的用意,她也不知容倾究竟是否会应下虎贲将军的请求,愿与高颖结为秦晋之好。
每每疑心他所作所为不过都是为了替容太后母子铺路之时,他偏偏又在这个紧要关头给予她希望。
谢嫣这样一寻思,面颊上的笑意也消减了不少。
邵捷换好干净的衣衫步入殿中时,恰好瞥见方才长亭偶遇的那位姑娘,眼下正坐在右侧高位上,垂着眼似是在打量手心捧着的那杯茶盏。
能坐上这个位置的女眷,不是宫中宫中受宠的公主,也定然非富即贵。
邵府素来看重门第品行,
邵捷受府中家风熏陶,自知往后的良配也必须是清白人家的好姑娘,故而他从不出入风月场所平白惹得一身晦气。
他目不转睛端详着她,眼中盛满了连他自己也未察觉的欣喜。
贴身伺候邵捷的小厮唤做二九,此人是邵府家生子,脑子一直十分灵光,他拍了拍小太监的肩膀问道:“敢问上头坐的姑娘,是宫中哪位贵人?”
小太监仰头望了几眼,见是他手指的方向是锦亲王府的席位,也懒得再正眼瞧那位贵女的相貌,鼻孔中极其不屑地逸出一声短促的嗤笑。
“哪里是什么宫中的贵人,那位小姐是锦亲王的妹妹,今日乃八王爷的生辰,想来应是跟随锦亲王一同来此赴宴罢了。”
谈及锦亲王的妹妹,京中世家子之中,就没有一个是不熟识的。
君锦玉的才情在京中久负盛名,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寒门读书人,凡是私下有幸拜读过她亲笔批注的手札之人,皆对她的才情赞口不绝。
邵府是书香门第,邵捷也自然将女子的才情置于最高的位置来考量。
他身边不乏有称赞君锦玉蕙质兰心的同僚,邵捷在国子监曾经有个性子很是放.荡不羁的同窗。
他仍旧记得,同窗那日不知从那作书苑里捎来一本君小姐的手扎,一边同他们品鉴那些端整的小楷,一边捶胸顿足道:“诚然这君二姑娘极有才情,只是那张脸也太素淡了些。这个年头,长得好看的小白脸都去打仗,貌美又有趣的姑娘全做了风月客……”
邵府中藏书众多,邵捷多半跟着爹娘习些圣贤古籍,虽然这君二小姐写得一手好字,可他对她那些行文矫情萎靡的春闺诗词,实在难以生起兴趣,因此甚少与他们争抢她的手札。
他大约能就着这点零星描述,勉强想象出君锦玉的模样。
至多不过是个五官清秀、眸染轻愁、喜好素衣素服,又天生身体孱弱的姑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