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作者:弈澜(199)

2018-03-17 弈澜

  孟约又不能当着这俩人的面把画筒交给管家然后直接走人,哪怕没人知道杨廷礼是德麟班那些戏本的著作人,孟约也得掐死了不给人留想象空间。所以她趁两人一左一右对峙时,领着夏姜从两人中间穿过,管家忙上来把孟约迎进去,并“请”李衡和姚锦康莫在阁老门前喧哗。

  两人登杨阁老的门,自然是有正经事要干,管家一出声,两人便又跟没事人一样,随管家入内。孟约是直接去找杨廷礼的,而这两位则被管家引到待客的花厅中。

  姚锦康屁股都还没挨着凳子,就问管家:“那孟氏女与杨阁老有亲?”

  管家早得了杨廷礼示意,点头道:“乃是远亲。”

  要是没亲,姚锦康说不得一刻都不能等,孟约一出仰园的门,他就能凑上去。有亲却不能这么干,姚锦康也晓得,他能进南山书院,必是有人在后面推动。这时再看到孟约,仿佛一切就有了解释般,姚锦康有过很多种猜测,现在这猜测在他看来其实是很不靠谱的错觉。姚锦康哪知,这最不靠谱的错觉,其实才是真相。

  “这是南京,不是余杭乡中,可任你横行。”李衡与姚锦康本就不睦,会提醒这一句,也是出于本性,出于他们之间还有七弯八拐的血缘。

  姚锦康怎么可能领李衡的情,更不可能听李衡的劝,李衡的规劝只招来他一声冷哼。

  约两三盏茶工夫过去,管家才来唤李衡与姚锦康,这二人拿了杨廷礼旧年好友的手信登门求教,杨廷礼自然不能不见,也不能不教。教是要教,礼数也不能少,各三千两奉上,这教才能求得到。李衡与姚锦康来到开满腊梅花的园中时,孟约已经离开,杨廷礼自然牢靠得很,画卷都被收拾得妥妥当当,李衡和姚锦康自然没能看到。

  一番对答之后,杨廷礼便要管家送客,姚锦康却是脚步都已经迈出去,又扭转身问:“阁老,敢问孟氏女来此为何?我心甚慕她,只是一直苦无机会得以相识相知,还请阁老成全我这一番心思。”

  杨阁老什么人,岂是会被姚锦康一两句话给糊弄过去:“她已定亲,便是再如何倾慕,你这颗心也该收一收了。”

  杨阁老没说不收如何,也不多言,只一眼扫过姚锦康,复又低头去捉棋打谱。

  姚锦康却惊出一身冷汗,直到出了仰园回到家中,依然还心有余悸,但这却没有打消他想接近孟约的心思,反而因为这点心悸,让姚锦康更加欲罢不能。这仿佛,就是当年他求秦晴时的情形,连不规律的心跳都一模一样。

  #此处,应打110#

  第137章 如画山河远万里,尽在脚下成坦途

  姚锦康身上,这回居然不再有满满恶意,这让孟约觉得,那位可能已经在南山书院被师长们调|教好,也没再去想这事。科学院那边锰被寻到后,经多次试验找到合适的配比,紧接着锅炉一开锰钢便有了。又几天科学院选定了南郊铺一段长约一百里的钢轨车道,从南郊往紫金山方向。

  这工程还没正式开始,不过才整平地面,便招来左近许多百姓围观。因内阁对修铁路有“不占耕地,远离书院”等要求,勘测线路时,很是费去许多精力。这会儿年快到了,科学院便打算年后再来修,不想天天有人来问,科学院干脆趁热打铁,征募有意参与钢轨车道修建的能工巧匠,年前便尝试着铺了一小段。

  因铺的是紫金山畔,铺好可以过车时,可以说是全城的人都去围观了。

  当蒸汽机车缓缓拖动十几节车厢往前飞驰时,几乎所有人都在欢呼鼓掌,欢呼的人们其实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只是看着那东西,不用马拉便跑得飞快,就莫明激动。随着机车越跑越快,欢呼声更是如海浪一般,一波高似一波。

  直到机车跑完短短两里路,欢呼声才慢慢降下来,这时开始有人注意到,蒸汽机车的速度问题。

  “也不快啊,还不如一匹上好健马。”

  “马得吃得歇,这机车可不用歇。”

  “机车也总有损坏的时候,它不吃草料必还是得吃点什么,不然拿什么跑?”

  “人道好马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合一块也才一千八,这车我看不止。且,车能载人载货,马就能拉那么多,多了拉不动。”

  惯行商走商的,才真是从中看到了跨越时代的伟大发明呢,想想,从前想从南往北运货物,得托镖局,找车队,一路上提心吊胆。哪怕如今大明的盛世已延续三百年,山匪路霸也没见绝迹,世间总有些人渴望不劳而获,这与贫富有一定干系,但不是绝对的。人常讲“逼上梁山”,纵观逼上梁山的那一拨,哪个真是穷得家里揭不开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