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作者:弈澜(251)

2018-03-17 弈澜

  台上,德麟班的角儿们排着戏,孟约的心却飞到了缝纫机上:“可我用缝纫机那会儿,已经是电动的了,连线都不用动用剪,最多换个梭芯,选个线迹。而且,我还不知道工作原理,就知道怎么用,一点忙帮不上啊!”

  其实孟约不是没在网上看过那个缝纫机工作原理的动图,可让她回想,她真的不怎么能想起来。太祖大约跟她差不多,对缝纫机不熟悉,所以太祖的手稿里,缝纫机的影儿都没有。

  每每碰到这样力所不能及的事时,孟约已经习惯了这样想——土著们比我厉害!土著们还有太祖帮忙作弊!可是看到孟老爷钻进死胡同里,孟约还是很心疼,想帮孟老爷,偏偏这时候她没法给力。

  看罢排戏,王醴来接她,同时还向杨廷礼讨教了几句。回去路上,孟约问王醴:“师兄,你今日看起来好像分外疲惫,怎么了?”

  王醴轻笑安抚孟约:“与那叶慎章争辩了几句,他太偏激,又难能听人言,自信太过,偏又不是无才无德之辈,很容易困囿于他的执念中。”

  男主?男主怎么给我家师兄找麻烦啦?

  “为何事呢?”

  “是水利上的事,因还未暴出来,我亦不便多谈,待垸几日年年就知道了。”

  孟约:噢,不用,我大概知道什么事,《三醮》原著里写垸的,防洪工事上出了个巨大的贪腐案,因牵连甚广,真要往下究,整个江南东西两道的官员,少说得折进去一半。

  对此,最终的决议是大鱼杀掉,小鱼小虾放掉。

  叶慎章不认同这样处理结果,他认为,贪腐这种罪,应如叛国一般,一经发现,便不问罪,也该永不叙用。

  第174章 无妨留着慢慢清算

  这桩贪腐案的现实情况是,防洪工事上很多都需要专业知识,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短时间里找不到继任者的。这才是宣庆帝与内阁能忍的原因,就是这样,待找到继任者,那些小鱼小虾也没轻易放过,或去职,或下狱。

  叶慎章属于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年龄相差不多的王醴却是个坚定地认为,一切政令律法的实施,都应春风化雨于无形的。正因为他办过太多大案要案,督察院手里,从来没有等闲的案件,越是看得多,王醴便越能将其中的根由看分明。

  事缓则圆这句话,很多时候不是被逼无奈,而是一种能缓解矛盾,让大案化小,小案化无的策略。尤其是在当下,因机械化,矛盾的存在从朝堂到市井,几乎在所有的地方都能看到矛盾的痕迹。

  这时候激化矛盾是最不可取的手段,管是什么大案要案,都当只除首恶,余者……就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般,无妨留着慢慢清算。

  “你别跟他置气,人和人的想法本就不一样,他站的位置与你不同,自然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想的做的便也不同。求同存异罢,实在不成,你……去向杨阁老求教好啦,与同僚的矛盾我真没法给你建议。”尤其那还是男主,还是让杨廷礼这样的人物去对付罢。

  说到男主,这会儿荣意应当也在水深火热中,因荣肃停职反省,日子过得相当不愉快,荣意与荣肃素来情深,自然也跟着不痛快。再加上一个周文和,一个叶慎章,一个林莠,谁都不能让她省心,荣意的日子说水深火热真是一点不过。

  “这算什么同僚矛盾,不过是政见不合罢了,我与他也算有旧,便是有矛盾,也不会因公废私。”私底下来说,叶慎章还算不错,是个有情有义记恩记好的。越是这样,王醴越想把叶慎章拉上一拉,可惜拉不动,不然今天也不会争辩起来,口水说干且不论,还耗损了精神,所以才显得疲倦。

  想到日后,叶慎章和王醴因政见不合,相互很不待见都没什么事,孟约也放下心来。叶慎章作为男主,总有其优点的,有情有义,有君子之风便是最显著的优点,所以不用担心他跟王醴掐起来。就是掐,也没事,不至于把王醴怎么着。

  孟约这样想,是基于叶慎章是《三醮》男主角,不然她难道会认为自家师兄比不过一个路人吗?

  “今天不回家吃了,我们在外面围炉啊!”围炉就是火锅,和现代的火锅有点不同,也许是从太祖把火锅弄出来后的这些年里,又一再改良的缘故事。铜锅不仅可以涮菜涮肉,还能温酒温茶,炖各种清热下火的水果汤蔬菜汤雪梨汤之类的,除此外还可以烤肉烤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