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作者:弈澜(257)

2018-03-17 弈澜

  “不必,我吃过了。”

  “哦。”

  “年年,你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噢,今年年三十吧,得祭扫哦,我说怎么今天格外热闹。”

  “还是你生辰。”

  孟约:……

  是真的差点忘了这件事。

  准备给孟约好好过个生辰,并认认真真求个亲的王醴:……

  小剧场:

  话说那年大旱,太祖登坛祈雨,久求不至……

  太祖:摔,钦天监说今天有雨,结果你给我来个晴空万里无云!

  太祖:不求了!

  臣工:陛下,不能这样啊,万民还在盼着呢。

  太祖:求屁,到头来还得朕自己来,工部的人死哪儿去了,跟朕挖井去。

  工部尚书:陛……陛下,下雨了。

  太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雨由他去下,井照挖,没水脉的地方在低洼地造蓄雨池,老子就不信了,活人能让天旱死!

  此后,大明风调雨顺……那是不可能的,明朝在小冰河时期,南涝北旱十分严重。穿越者太祖的大明之所以存世,是因为打下的疆域更大,能种粮的地方更多,各种可当粮食的作物被带到大明种植,以及太祖有种种挂~

  第178章 余生请多指教

  冬天的枇杷树亦是绿叶簇簇的,在雪中仍不经意透出一抹带着灰度的绿意来,是老枝犹带老叶,不肯谢去的壮美。孟约虽然不大了解,为什么大冬天带她到枇杷园来过生辰,但眼见着这种不言不声的美,就什么也忘记要问。

  这样的美,其实光从感官上来说,并不比家门前的雪景好看多少,这属于形而上的美。就像她身边的人,从感官上来说,真的永远像个酷爱在小黑屋里施展各种酷刑的大反派,然,事实上,人家也是个清正刚直的能臣呀。

  可不是她的评价,而是《三醮》里,叶慎章对王醴的评价。

  “师兄,你很像这枇杷树呢。”不好看,但很美。

  王醴:“人常谓君子如松柏,为何到我就成了枇杷树?”

  “谓君如松柏,不过是因其挺拔直立不畏霜雪,枇杷树又何曾惧霜雪,不过是因看起来不如松柏青俊,便不被人所称颂罢了。而且,枇杷树有花有实,摘之可食,酸甜适口,岂不比松柏可亲。”王醴是不知道,《三醮》作者就常用“如松柏肃肃”来形容叶慎章,让人家去做君子罢,孟约更喜欢甜酸可口,可亲可近的枇杷树。

  王醴:分明是我来求亲的,怎么倒像是小甜甜要求亲。

  准备了许多话来赞美孟约,却被孟约的赞美糊一脸,王师兄甚觉心累。

  不行,这样下去,又要被小甜甜带到不知哪个犄角旮旯去,王醴赶忙接着孟约的话茬,道:“说到枇杷树,年年可还记得那年在鹿邑乡间,你在枇杷树上举着枇杷同我说话的情形。”

  光着脚,顶头满头雨露与阳光,手里捏着一挂黄熟的枇杷,问他“吃枇杷吗”。那时孟约才乍露少女身姿,还十分青涩,连没穿袜子的脚都又小又细,白生生的,到现在都仿佛在在树上晃着他的眼。

  孟约当然还记得,那时候她也没穿越多久,身上属于现代人的东西更多一些,不像现在,她完全可以把自己伪装成土著少女:“记得,我问吃不吃枇杷,话说,后来你吃了吗?”

  “自然吃了,你送去鹿邑县衙的腊八粥我也喝了。”

  “腊肉骨头煮的?”孟约惊奇地问罢,见王醴点头,不由得失笑,“你不会那时候就开始惦记我了吧?”

  王醴居然点头,孟约觉得她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年年看起来委实太甜,跟那篮子枇杷一样……”是从骨肉里渗出来的甜,那是一种非被宠爱包裹着长大,无法养出来的甜,带着些许温度,不逼人只沁人心脾。王醴虽不能说在深渊长大,却也鲜少见过有人甜得跟孟约一样,自然过目难忘。

  “酸酸甜甜?”就是我!

  王醴禁不住笑出声来,这也是被宠爱包裹长大的优点,永远能找到让人笑出声来的话:“只一味甜,并不酸。”

  “所以,你给我取个外号叫小甜甜?”

  王醴:……

  “不要一脸你怎么知道,反正我就是知道,我才不告诉你我怎么知道的。”孟约才不会说呢,她打算把这个小秘密一直埋藏在心底,时不时拿出来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