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作者:弈澜(264)

2018-03-17 弈澜

  院士与助教们也不止取一本,是就近的都去取来,然后细细翻阅,1355至1360,太祖居然舍得用整整五页A4纸,来书写和描绘大气的构成,空气的组成。还提出了真空这个概念,并指出铁生锈等各种现象,都是由于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的。

  至于是哪种成分造成的,太祖没写,可能是寄望于让土著们自己去发现。太祖虽然忧心忡忡,但并没有大包大揽,把一切都写得明明白白,而是留一些关键点不写,让土著们去探索去摸索,去摔一摔跤,然后爬起来自己搞明白。

  孟约咂嘴,再次感慨太祖操了一辈子碎碎的心,然后这里应该没她什么事了,凭科学狂人们的本事,上元节时,也许没法解决根本问题,但照亮午门的任务应该不难于完成。至于之后,怎么解决电灯高温和氧化的问题,应该需要一段时间摸索,这就和孟约没关系了……

  她倒想有关,可她不是物理生,真不懂这个。

  “啊,对,得问问《心说》的作者陈恂应该去哪里找。”《心说》是孟约细细读过后,认为最接近于现代心理学著述的一本书。所以她出去又回来,寻院士和助教学子们问陈恂。

  “陈博士是太学博士,阿孟姑娘去太学便可得见。”太学是天子封印放假,天子开笔开课,所以孟约现在去也能找见人。

  一听是太学,孟约就放心了,卢昆阆也是太学博士,太学就几个博士而已。明朝的太学隶属国子监,凡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都可以入学,不过南京名满天下的私立书院多得是,入学的并不多,几个博士加几十名助教管够。

  孟约倒没直接去太学,而是回了长平里,因为卢昆阆一天只上半天课,这会儿必然在庆园,由卢昆阆引见,比她直接去太学求见要可行得多。

  有了《心学》陈恂,其他的人,也会很快被找到吧,这样的话,心理学这个事实上隶属医学的分支,是不是可以加快建立,避免出现日后自杀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呢?

  PS:国人的自杀率一直偏高,心理咨询却无法普及,一是没有这个习惯,二是羞于启齿自己内心的问题,三是国内的心理医师心理咨询师非常少。

  PPS:一手春宫,一手建立心理学,阿孟姑娘的人生过得相当精分呐!

  第183章 心理医师,破案大手

  太学就那么几个博士,卢昆阆自然认得陈恂,但孟约说的什么心理学,卢昆阆左思右想,也不是很能明白。他毕竟是个兼职数学家的神棍,最终摆手说:“明日早些起,我领你去见陈博士。”

  太学的门没孟约想的那么不好进,当年孟老爷病重,还能送到科学院去,可见时下的专家教授们并没有把自身的架子端那么高。据卢昆阆讲,这位陈博士是个特别和气的人,在太学里很受学子们喜爱。

  第二天,孟约志个大早,和王醴一块吃过早饭,便同卢昆阆一道去太学。进到太学后,不时有学子向卢昆阆问安,凡师长过处,学子们皆肃立收声向师长行礼问候。太学只几百学生,卢昆阆几乎都认得,一一回以问候。

  孟约忽然发现,这个时代的学校氛围好极了,学生老师之间关系十分融洽。上恤下敬,没有谁在校园里高声说话,早上正是晨读的时候,并无师长组织管理,但所有人都很自觉地带着书卷,在花园中就坐,轻言轻语地颂读。

  即使忽然来个她,也没谁表示惊奇,亦并不多注目,不经意看到她,也十分温和有礼地微笑,举止间让人觉得十分舒服:“卢先生,这里可真好。”

  语气中仿佛充满向往一般,至少在卢昆阆听来是这样的,这句话却叫卢昆阆莫名陷入沉默之中,片刻后,含笑道:“陈博士应当在里边,走罢。”

  天早着,还没有课,陈博士上的其实并不是宗教学课程,而是经学博士,《心学》这样的著述,属于陈博士的个人爱好。乍一听,《心学》这部书即使在陈博士自己看来,都属于十分艰涩的,孟约为此登门拜访,陈博士自然大感意外:“这本书是我五年前写的,印得不多,卖得也少,小姑娘家,怎么会爱这本书。”

  孟约:因为,你是我在这个时代唯一见过的,把情绪、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全面归纳起来,分析人格的大手。甚至还通过数个案例,逆推人格形成环境,人人觉得这是神棍,而我好歹是看过《犯罪心理》的穿越者,知道你这样的,在未来,不做心理医师,也能做破案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