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作者:弈澜(307)

2018-03-17 弈澜

  “把追风胖达它们几个给你带回来,昨天晚上又上我哪去了,赖着不肯走,非扯着我喂一顿肉才罢休。你是不是又给他们吃蔬菜团子了,见到肉跟饿了十天八天一样,光胖达就吃了两盆肉。”王醴其实不是很懂孟约,为什么非要求四只狗时不时吃点素。

  孟约是为了让四只狗活得健康一点,活得长一点,好比胖达,像它这样的食量,要顿顿给肉,别说二十年,十五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到得了:“你下次在我喂它们吃菜的时候给他们肉,我跟你翻脸哦。”

  王醴:“好好好,年年说了算,从今往后再也不给。”

  “你今天居然还没去上差?”

  “陈同知已到任,清吏司还能有几天清闲,倒不必太早去。”不大朝的时候,王醴他们当班的时间,并没有这么严苛,从前督察院在这方面倒更严格,到吏部这里,反而放得宽些。

  孟约见王醴一脸“我们约吧约吧”,不由失笑:“走吧,正好我想吃巷口的豆花了。”

  孟约就是没想到,吃个豆花,还能遇到荣意和叶慎章。

  第213章 不闻天下事的少女

  叶慎章曾在泛园住过一段时间,那是叶慎章人生中最低谷的时候,这个人不像别人,对处于低谷时经历的一切避而不谈,他是在低谷中亦能发掘出小小乐趣——比如巷口的豆花。

  大婶的豆花是每天早上起来才现做的,以往用的是泉水井里的水,后来改用了自来水,味道倒也没变什么。大婶的豆花上还浇有蜜红豆,寻常店家用糖,大婶却真是添了蜂蜜,虽只少少给一小勺,却在叶慎章那段凄风苦雨的回忆中,充填了些许绵软甜糯。

  荣意从未在这样的街边小摊上吃过东西,她虽非阀门世族女,却也出身累世官宦之家,想吃什么,从来只需一句话,山里的海里的,天上飞的土里藏的,没有吃不到的。

  “尝尝。”

  荣意拿着汤匙,正要张嘴尝时,孟约和王醴一路说说笑笑过来,因桌椅都摆在墙的另一侧,孟约和王醴走过来时关顾着彼此和豆花摊子,倒没注意到他们:“两碗豆花,年年的要三勺红豆不必再额外加糖,我的照常即可。”

  卖豆花的早认识这俩时不时要腻歪着过来吃豆花的,乐呵呵地给两人盛豆花之余,还同两人拉了几句家常。豆花做好,王醴一手一碗端到桌边,孟约坐下刚要拿水涮一下汤匙,看到了荣意:“阿意。”

  “阿孟。”

  两人现在,是真没什么话好说了,一来隔着天堑,二来久不见面,反而不知话从哪说起,倒是王醴和叶慎章并不生疏地说了几句话。

  叶慎章和荣意很快吃好,荣意只吃半碗,这位吃东西从来秀气,倒不是不爱吃或嫌弃。他们吃好时,孟约这类丝毫不知道什么叫淑女形象的也已经吃好,她是连碗底的半粒红豆都非要舀到嘴里吃干净的。

  不尴不尬地同荣意互道告辞,孟约转身赶紧往孟园走,嘴里直嘀咕:“这会儿的情节快到两人为某些事大吵一架,差点就此老死不相往来的剧情了吧?他们是为什么吵架来着……”

  哪里还记得起来,摇摇头,孟约不再去想,反正剧情和她关系不大,再说被蝴蝶过的剧情,想也没用。

  孟约却不知道,叶慎章和荣意吵起来,她和王醴相携而来并坐吃豆花就是重要诱因。那两位,彼此都觉得他们虽然大多时候都很合契,但某些方面,根本没办法磨合。比如刚才那碗豆花,叶慎章曾经历过一段很苦的日子,格外珍惜食物,一粥一米都总觉来之不易,所以日后为首辅,才总是无比关心底层百姓的温饱。

  而荣意,并没有什么错,胃口小,吃东西的习惯是,不管多爱吃的,都不会容许自己吃到饱。长平里巷口的豆花份量可不小,荣意吃不放剩下,并不是矫情嫌弃,而是习惯使然。

  再到孟约和王醴谈笑携手,谁都能看得出两人无比甜蜜,且王醴的情话,已经到了张嘴就来,且越来越能用平实的话把孟约撩得不要不要的。两相对比,荣意觉得,她和叶慎章可能并没有那么契合。

  当然,这只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荣意与叶慎章自身。

  闭门画画到下午,管家进来报喜,说是鹿邑来人,送来几车细羊绒线,这回是真的细到了孟约要求的,同蚕丝一样细的程度。冬天冷来着,孟约一直想要又薄又暖的羊绒衫,奈何工艺上总实现不了,织出来的羊毛料挺好,纺线织出来的毛衣又硬又厚,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柔软轻薄,保暖是保暖了,但很不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