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作者:弈澜(338)

2018-03-17 弈澜

  辛辛苦苦这么几个月,她很担心没成果,会浪费了大家的辛劳,这也是种甜蜜的负担呀。

  “不能成就改,总有能成的时候,当年太祖炼钢,先头少说有几十次不成的。太祖能咬牙坚持下来,咱们也一样能。”工科男们,时时刻刻都会在心中用太祖自我激励。

  孟约:看来不用我给他们买鸡汤了,太祖已经给大明买了最合适,且效果最持久的鸡汤——他的一生。

  吃过午饭,调试好的脱粒机边已经堆好一堆才收割下来的稻穗,工部的作匠们彼此看看,到底谁也没上前,而是把代为管理试验田的农家汉请来:“照着这踩动,握一把稻穗,将穗对准钉筒,试试看,不难。”

  一件农具,倘若难,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同样的,一件农具若农人用不惯,那就说明还没到能投放至田间的火候。

  农家汉有点甩不开膀子,作匠指着脱粒机说:“使劲操使它,硬木实钢,你还怕它受不住你的力道不成。”

  “别管其他,只管用,只要用熟了手,就能放得开喽,等你一放开就知道这东西多趁手。”时下脱粒方法极为传统,一个大木桶,一半围上篾席,人在另一边用力抽打,使稻谷从稻穗上脱粒。传统的方法,即费力又费时,效率十分低下。

  农家汉尝试着抓一把稻穗在手里,轻轻捱近钉筒,那转动的钉筒几乎是眨眼之间,就将那一小把稻穗上的稻谷下得一干二净。农家汉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上连瘪谷子都没剩下的稻穗,片刻后赶紧又捞一把稻穗在手里,这回是一大把,往钉筒上一放。这回没刚才那么快,但那脱粒的速度,也让农家汉半晌没声儿,只盯着钉筒和粒机,仿佛眼前是什么降临地球的外星科技一般。

  “这什么玩意儿?”农家汉说着,远远蹲下来,抹脸挠脖,也不知是手上的稻穗残留让他觉得痒还是怎么着,整个人跟只猴似的停不下来。

  “脱粒机,怎么样,好用不好用?”作匠们问这句话时,语气骄傲无比,自豪无比。

  “哪能不好用,这样的好东西,该赶紧造出来,家家一架……不贵吧?”

  作匠们摇头:“虽用了钢,但不是好钢,木头是硬木,也用的是最卖不上价的硬木,整一套下来,有个七八两银子就差不多了。大批制作价钱还能往下压,我们估量着,能压到六两。”

  六两可真不贵,作匠一报这数,农家汉立马表示,他想买一台。家中包的地多,自家收割都忙不过来,请人收割脱粒,工钱不菲,略一算账就知道该请人还是该买脱粒机。

  “还没进匠作间绘图呐,若不出问题,会马上把图纸送到匠作间翻绘,然后发往各工坊,大约等晚稻时才能在田间地头见着。”稻谷收割的最佳时期只有这十天半月,错过了,脱粒机显然赶不上早稻收割。晚稻收割,顺利的话能赶得上,不顺利……那就还有得磨。

  目前来看,还是很顺利的,没看农家汉正如虎添翼,一边脱粒一边笑得嘴都合不拢,嘴里还不时发出“真是好东西”之类的赞叹。这声声赞叹,是最好的奖杯,将他们这几个月来的辛劳都妆点成了金色的丰收。

  “齿轮传动还是有点问题,得想办法。”

  “钉筒的固定也是个问题,就算是钉这么死,天长日久使用下来也会出现移位。”

  “钉筒密了点,有点卡穗。”

  孟约:“只能松一点,太疏脱不干净。”

  “那是,这段时间我就不回去了,非把间距闹明白不可。”

  “我亦然。”

  孟约是家有小娇妻,自己也是个小娇妻,自然不会留下,只早上来下午回,倒也不会误事,毕竟东西已经做出来,孟约能帮上的忙其实也就到此为止了。余下的实践调整,都得作匠们与农人们商量着来。

  回程时,孟约顺道去清吏司接王醴,王醴弃马登车,与孟约肩捱肩坐着,马车驶动起来时,他透露给孟约一个内部消息……

  第235章 知识就是力量

  实话说,孟约一直觉得,宣庆帝是个很合格的帝王,不因私情徇私,处事素公正,是个在公无多少情面讲的。但这多半年以来,宣庆帝一直在刷新她对朱蔓生这个“帝王”身份的认知,他不但很有人情味,也做得并不会让人觉得应当承情感恩。

  宣庆帝作为帝王,行事就是这样的,他想给你,会让你觉得这是你应得的,他不给你,会让你觉得是你没这能力得到。这不是位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皇帝,他行止手段,真正让孟约领略到了什么是帝王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