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吩咐下去,都准备好。”
“是。”
使节团从南京站下车时,进入的是大明人口密度最大的城池,入眼处,全是摩肩接踵的人流,挑着担子回家的,抱着孩子的,带行李不带行李的,男的女的。有的着宽袍大袖。雍容尔雅,有的着短打,精神干练。
这么多人,却不吵,他们相互避让,彼此面带笑容,即使是行色匆匆的满脸疲惫,也都面色柔和不急不躁。人流排得长长的,各人自排着队依次出入,没有人插队,也没有人推搡捱挤——这得感谢太祖,也得感谢孟约,太祖使仓廪熟,推广全民识字,使全民学而广识见,知而谙礼节。至于孟约,她编写了出入需知,之后还追加写了搭乘礼仪。
何谓大明风仪,从这车站,便可窥知。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有个小孩子操着不知哪国语言问外洋使节团中的人。
使节团中的人面面相觑,并没有人知道小孩说的是哪国语言,鸿胪寺卿没办法,只能对那小孩说:“普鲁士语会吗?”
“我会。”然后小孩子就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鲁士语跟普鲁士使节侃大山。
虽然鸿胪寺卿很想说“他们其实多半都会讲官话”,但看小孩满腔练普鲁士语的热诚,鸿胪寺卿也就不打扰,小孩子嘛,看到白皮肤红头发绿眼睛的外洋人,跳脱一点也很正常。
孟约是在之后这趟从谯郡到南京的蒸汽机车上下来的,看到这情形,不由笑出声:“爹,你看,使节团在那里呐。”
小孩子无知无畏的小样子真可爱,满满自信操着一口外语说话的样子,也超级可爱。孟约看着小孩子一脸喜欢的样子,被孟老爷看在眼里,孟老爷含笑道:“现在看谁家孩子都可爱得不得了是吧,赶紧自己生一个。”
“我也想啊,孩子自己不来,我们有什么办法。”连擅医学院擅长孕产科的院士,院士一脸冷漠地告诉他们,别着急上火想着要孩子,越想才越不来呢。他们其实根本没怎么想过这事,也就是最近才偶尔会想起来,那还不是大家伙儿催的。
孟约这时都已经觉得大家伙在催了,等她到南京,被广大戏迷票友催时,才真知道了什么叫做群众的力量,催得她想立马就生个孩子出来。他们下了车往往车站口走,还没走到车站口,就被人认出来:“阿孟姑娘回南京了。”
“是啊,好久没回,想得很,大家伙一向可好。”
“都好都好,新戏好看,我们都喜欢得不得了。”
“下本写什么,这都又秋日了,明年的绘本,阿孟姑娘已经在写了吧?”
不得不说,南京的戏迷票友们就是知道该怎么宠爱她,永远把她当未出阁的十八岁小姑娘:“是,已经画好两本了,曹学士正在写戏本呢,叫《疾风令》,这回写官场浮沉,写得可能不那么周到细致,还请大家伙到时候多包涵。”
“还写太祖吗?”
“不写了,这回不写太祖。”
“不写也成,换换口味,不过可不能落下太祖啊,回头还得继续写。”
“成。”小明对太祖的爱,真是深得说都说不完呐。
“对了,阿孟姑娘成婚也挺久了,怎么样,挺好的吧,王知州对你好不好,不好我们帮你揍他去。”
孟约不由开怀大笑:“他对我很好,劳大家费心。”
“两年多了吧,孩子生没生,要是生了孩子得带来给我们大家伙看看呐。”
孟约:……
“是啊,男孩儿女孩儿,像阿孟姑娘还是像王知州?”
“怎么不带到南京来。”
孟约:“还……还没生孩子呢。”
众人先是一静,然后立马就开始各处出言:“该要孩子了,阿孟姑娘也二十出头了吧,正是好生孩子的时候呐。”
“是啊,这年岁生孩子回复起来快。”
“是暂时不想要,还是怎么……”
“可别只想着夫妻俩日子舒坦,就把生孩子的事往后推,还是早点生好。”
孟约:我还是回谯郡吧,我干嘛要回南京。
不过是想着《龙戒》的影响已经过去,《巨星》又十分治愈,结果……居然被催生孩子!
第309章 一定要搞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