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前_作者:弈澜(456)

2018-03-17 弈澜

  “罗叔叔有什么新发现?”孟约问道。

  “有一点,还没准。”罗东非院士最近不琢磨相机了,改琢磨感光材料。

  孟约看过罗东非院士的新发现后,孟约皱眉盯着看了很久,左看右看,都觉得罗东非院士离现代的胶卷已经很近了。虽然她也搞不懂,要怎么把眼前的东西弄成胶卷,但她知道罗院士的研究方向是对的。

  “我不是很懂,罗叔叔,但我觉得是对的。不过,这样大张地放着是不是不方便,临时用临时裁不如直接裁成适宜的大小卷起来,又省地方,又省事不是。”嗯,那两条胶卷的镂空边,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这事可以慢慢在实践之后再提出嘛,现在就提也太前瞻性了。

  助教道:“但是整张处理更方便。”

  另一个助教说:“那就处理了再裁剪。”

  “也成,是不是先定几个规格?”

  “现在不忙就把规格定好,规格得看日后拍相片的机器怎么个制式。”

  孟约:仿佛都能看到电影了……

  “对了,郑院士胡院士他们那边,扩音器琢磨得怎么样了?”

  “不清楚,我这段时间没去。”

  罗院士还有许多问题想和孟约商量,自然不可能就这么把孟约放走,孟约见状遂歇了心思,左右不过是明天再来一趟。罗院士揪住孟约,那是一通连环问,问得孟约头晕脑胀,几乎都记不住自己说了什么没说什么。

  “罗院士,我真的不懂这些,你说的好多我都听不明白。”

  “触类旁通嘛,你既然这么能想敢想,不妨设想设想。”

  孟约:脑洞并不能创造一切,谢谢!

  “老师,快正午了,先去吃饭,别饿着阿孟姑娘。”学员见他们的偶像被为难成这样,十分贴心地出言解围。

  孟约深表感激,她可是扶着腰来的,现在腰还有点酸呢。

  “行,先吃饭。”

  孟约吃饭时忽想起使节团来:“对了,罗叔叔不是说去南京吗,怎么没去?”

  “还不是被这里绊住了,本是答应阿宥,去给他爹妈拍相片,我还收了小孩子的贿赂呢。”

  孟约:……

  敢情,您还不知道您爽的是大明储君的约。

  “罗叔叔,使节团来了谯郡,咱们回头给他们拍个相吧。”

  “成,明儿去,让你郎君知会一声。”

  “嗯。”

  嗯,我又发现考点了!196

  第318章 若能现世得满足,谁对青史存执念

  相信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天,宣庆十六年,九月初十,外洋使节团于谯郡,与一众贤达共会一堂,饮宴听戏,参观水电工事。参观水电工事过程中,外洋使节团在一片刚刚竣工的水电工事旁合影留念。

  这件新奇的东西一出现,带光带烟,引来行人驻足,纷纷询问是什么东西。罗东非院士和他的助教是这样告诉乡民的——我们制造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画出无限接近真实的画片来。

  “这真是了不起的发明,每当我遇到人生中美好的时刻时,总是想让它留住。但我既不擅长绘画,也不擅长文字,看到它我就知道我找到了那个可以把美好时光永远留存的东西。”

  “比起这个,我更称赞你们对每一个人的关怀,水电工事看似不起眼,但却可以从根本上,让每一个人有尊严有体面的活着。”

  “真该让所有人都到这里来看看,看看大明成了什么样。”

  使节团将会在几天之后启程,扬帆远航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度,或许这些人将终此一生,都不会再踏上大明的疆域,但他们在大明疆域上的所见所闻,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不仅如此,这些见闻,还会经由他们,影响到他们的国家,看人在飞奔往前,怎么不想跟着大步迎头赶上呢。

  当然,这样转了一道的影响,终会随着时间慢慢渐淡,但……使节团不来了,不代表大明不能走出去,当大明走出去的时候,这种影响将以滔天之势席卷而过——这就是走出去的意义所在呀。

  使节团的惊奇赞叹还在耳畔,那个建了两年多,将近三年的水电站终于正式落成。在院士们这里,所谓的落成,可不仅仅只是水电站的建筑和设施到位,而是可以正式通电使用才叫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