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别人·抱云:……
“行了,妆面就这样,我先登台去走一圈架子。”
因演的是老早排过不知多少遍,已经成功登台演过的戏,德麟班上下都很放松,搁戏台子下的大怪兽,也没人多眼几眼。一到台上,唱念坐打舞,手眼身法步,各位角儿神专情注,满心里只剩下戏。
别说,常抱云的戏是比楼山雨更精妙一些,这种精妙在细节上,楼山雨很难做到像常抱云一样,把人物的内心都演得淋漓尽致。这需要前期深入揣摩,需要阅历,也需要天赋,常抱云这般天赋的戏曲大家,每一代里也就那么三两个。
酣畅淋漓的一场戏下来,也没什么看片剪片,这场戏共六幕,因时间来不及,只拍了三幕。拍好后也不是立刻就能放的,还得经过处理,罗东非院士特地差了个学员来做这事。这也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今天是别想看到了,得等明儿。
戏拍妥,便快至申时,收拾一番,慢慢有票友进来入座,瞅见孟约,那叫一个开心,立马凑近了问:“阿孟姑娘,《菊下楼》排得怎么样了,年前能不能有,桑班主一个字不给我们透,可把我们馋坏了。阿孟姑娘是不知道,饶是已经散过味,我们进来还是天天能闻见香气,那味儿就是吃饱再来,也还是能勾得人口水横流。”
孟约家里有个阿雝,自然不可能天天来德麟班,所以并不知道《菊下楼》戏排得怎么样了,年前能不能有:“我这两天没来,这呀,还是得问桑班主,他不仅不同你们说,也没同我说呢。”
“故事是出自阿孟姑娘,阿孟姑娘就是没看排戏,也该知道个大概吧,好歹同我们说一说。”
“是啊,我们也不为别的,到时候戏台子上飘香,我们一点准备没有,都不知道该带点什么吃的解馋。要不带点吃的,闻着那香气,戏都要看不下去。”
孟约:“这回我也不知道,真的,戏本改动挺大的,因南京这边食材调料都有些局限,绘本里有些菜,德麟班这边做不了。不管怎么样,多准备点好吃的,不然我真怕你们会看着看着怒而掀桌。”
因为《菊下楼》就是一部吃吃吃吃吃的戏,没别的,本来绘本还有做,但台上没法实现,故而就剩吃。
孟约想着,就是她自己,也得准备一包吃的,合意楼的酱鸭那是必需有的。此外,还得带自家厨娘做的五香瓜子,那可不是一般的五香瓜子,炒货张的传家秘方,经萧厨王改良过的。
不过,《菊下楼》八成仍是开箱戏,所以,孟约还是摸着良心告诉戏迷票友:“今年大约演不了,得等明年,上元日八成能有。”
票友们也不知道是该心如死灰呢,还是庆幸好歹今年不用受这折磨。
第377章 情韵兼美,远迈吾辈
《疾风令》拍好的片段,第二天孟约他们都没能看到,学员是一洗才发现,这玩意儿不像他们平时拍的风景片一样。光看戏台子上的人比划,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唱什么,除非是铁得不能再铁的票友,天天泡戏堂子里,才能将戏词儿给配上,不然,大多数人只能唱其中一两段。
“这不行,我们以前光拍风光画片,没遇上需要提示唱词的时候,我得回工学院一趟,与师长同窗共参,看怎么解决这问题。”
孟约去德麟班的时候才接到消息,而这时人家已经在回去寻师长同窗共参的蒸汽机车上,弄得孟约好想去站台挥个手说一句——不,相信我,大兄弟,你需要的仅仅只是字幕而已,不要搞得这么复杂。
不过,既然人已经回去,凭院士助教学员们的智慧,也一样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顺利制作出字幕来。要说她也只知道字幕而已,胶卷时代的字幕怎么制作,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还是让土著科学家们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吧。
这日小朝会,王醴已经要去参加小朝会了,不过小朝会不像大朝会,得天没亮就起,天刚亮就升朝。小朝会一般是宣庆帝慢慢悠悠吃完早饭,再慢慢悠悠和小公主愉快玩耍一会儿,然后还能慢慢地踱着步子一路悠悠闲闲地赏着花园景色去升朝。
王醴换朝服时,孟约就在一边发花痴,大明的朝服穿上,显得人格外雍容有主,眉风一扫,简直要醉死人:“年年是不想让我去上朝吗?”
“我郎君这么好看,我不想让他被别人看到,你说该怎么办?”